热播电视剧《青春须早为》剧中,郑乾和杨晨光家庭条件相当,却因不同的价值观,选择了不同的职场路:
郑乾不想“吃软饭”,拒绝了爱她的女友程心的邀请——进程氏集团,而选择了靠自己打出一片天地。
杨晨光却为了所谓的早日成功,不惜接受了领导的潜规则。但是,他的“成功”都令自己不满。
因为,不是靠自己的努力和价值取得的成功,无论在什么年代,在什么人的眼里,都是令人不齿的。
其实,当我们明白自身的价值和资本时,再找对合适的方向,然后努力向前。
即使向前的路上会遇到荆棘,只要心中的光明永在,那它就会一直照亮我们前行的路,直达目的地。
就像剧中的郑乾一样。
有人说,因为郑乾他年轻,有资本啊,而我的青春已逝,激情不在了。
我听过好多三十多岁的职场人给我抱怨:
“再在这里耗着,我的青春真就没有了。”
“我要辞职了,这个公司真不行。”
“我都干了五年半了,这今年年底,就六年了。
我都不明白我们老板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就看上那些刚入职的小年轻,对我们这些有价值的老员工,就是看不上呢?
哪个老员工身上没有闪光点?”
“Ta当然不会离职了,其实,他的升职之路,嗯,就是因为他是一位,怎么说呢,就是一位太会拍马屁的主。”
听听!自己职场不顺是老板没眼光,别人职场顺利是会拍马屁。
此逻辑通吗?肯定不通,还大错特错。
因为,职场中步步高升的人,不可能都像剧中杨晨光那样,接受了潜规则,那是特例而已。
大部分都是像郑乾一样,经历过失败和黑暗,却依然相信成功和光明的人。
温伯陵《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里对汉昭烈帝刘备的描写和评价,让我感触颇深:
刘备卖草鞋、被罢安喜县令、平原县令被轰、几次寄人篱下……
作者感叹到:
“当你知道生活、职场不易,甚至残酷时,你是否还会对这个世界抱有最大的善意?刘备做到了。
如果你半生奋斗却事业无成,生活安逸却离死亡的日子越来越近,你是否还有勇气奋起一博?刘备还是做到了。”
所以,青春不光在表面上,还在心里。
我想,这也是《青春须早为》给我们的另一层认识:
只要你相信自己还年轻,还大有可为,那你就是这样的人。只是你不能等待,要付诸行动,就会有所作为。
稻盛和夫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松风工业公司的工厂里基本上没有人了,所有的研发也处于停滞的状态,企业亏损严重。
在无退路可走的时候,稻盛和夫干脆把家搬到了实验室,他开始夜以继日,废寝忘食。
后来,稻盛和夫大说,他得到了一种神助的力量。
如果说真有神助力量存在的话,那也是他从不颓废的心态和一往直前的精神所感召来的。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过一个中学生,收到了国外好几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其中有她最想去的学校。
别人问她:
“你是怎么做到的。”
她的回答是:
“我想去那所大学,我都想的要疯了。”
读到这样的故事,我们不妨问问自己:
我们在工作当中又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和表现来面对工作的?
我们为工作付出了多少?
我们想把工作做到过极致吗?发疯的努力过吗?
如果以上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给出肯定的答案。
那我想,我们就绝对不会一直停留在一个普通员工的位置了,即使我们想跳槽的话,也不是因为对公司不满而跳槽,而是有更好的人或公司向我们抛出了橄榄枝。
“我”是一切的根源。
子曰:“三省吾身,反求助己。”
所以,当我们抛开所有的客观理由,凡事都从自己身上找问题的根源和原因的时候,那成功就会在不远的地方,微笑着向我们招手,迎接我们的到来。
我们要想郑乾一样:自己的青春,自己做主,自己的命运,自己做主。
还用作家温伯陵对汉昭烈帝的一句评语结束今天的分享吧: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种信念,能够支撑起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因为你的热血,总会爆发出最强大的战斗力。”
欢迎喜欢我文字的朋友给本文点赞、在评论区留言、关注我,每周一到两篇职场故事和心得分享。
我是红七六,希望用故事和语言温暖你,鼓励你,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