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农业更强 农村更美 农民更富

   2021-06-01 5670
导读

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村稳则天下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十三五”以来,恩平市农业农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

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村稳则天下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十三五”以来,恩平市农业农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省、江门市、恩平市关于“三农”工作的要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文/图周晓营


A 高标准推进

实现“三农”工作

高质量发展

紧扣形势需要,创新完善政策举措。为准确研判农业农村发展总体形势,做好恩平市“三农”工作整体谋划和顶层设计,恩平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编制了《广东省江门恩平市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规划》《广东省恩平市富硒丝苗米产业园总体规划(2019-2025年)》《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恩平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恩平市低收入对象帮扶改革试点工作总体实施方案》等重要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进一步规范“三农”事业发展,巩固农业农村发展好形势。

紧贴“三农”实际,落实落细工作措施。针对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恩平市农业农村局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在壮大乡村产业上、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上、在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上、在深化农村改革上、在促进人才振兴上实现“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B 圆满完成任务

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回眸“十三五”,是砥砺奋进的五年,是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五年。恩平市“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农业农村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成效显著,亮点纷呈。

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任务12566.67公顷(18.85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6860公顷(10.29万亩)。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市级农业产业园5个、“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省级农业特色产业项目23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1个、省“菜篮子”基地5个、省级农业公园1个;培育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6家、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8家、示范家庭农场3家、国家“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联合体1个。建设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专家恩平工作站、广东海洋大学校外实训基地,与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共建产学研基地3个。

农业品牌建设成果丰硕

新增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3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4个,国家级区域公用品牌1个,省名牌产品4个,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13个,经营专用品牌4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40个,“广东好大米”特色产区、“广东好大米”十大品牌各1个,GAP认证企业4家,4407.549公顷稻田、735.39公顷马铃薯通过GAP认证,《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簕菜及干制品》成为省内第一个国家批准立项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牛江镇、沙湖镇被评选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牛江镇成功创建“富硒小镇”,被评为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

成功创建成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县),成为广东省试运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平台的3个县(区)之一。恩平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通过CMA和CATL资质双认证,建设镇(街)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11个、村级检测站151个,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示范点22个。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稳步开展。

农业绿色发展扎实推进

世界银行贷款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走在全省前列,生物治鼠工程收到良好效果,连续5年被省项目办评为优秀项目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效推进,农药、化肥使用实现零增长,废旧地膜回收工作逐步铺开。2017年获评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2019年恩平市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通过国家第三方实地评估调研。

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

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基本完成,牛江镇省级农村土地流转奖补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建立完善市、镇、村三级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体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进一步规范。国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实效,全面完成清产核资、成员确认、资产量化工作,基本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工作。选取牛江、大槐两个省级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示范镇,深化乡村振兴综合改革。作为全省唯一城乡低收入对象帮扶改革先行试点县市,形成“1+7”低收入对象帮扶政策体系,为全省提供“恩平经验”。

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

统筹推进精准扶贫,全面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实施产业脱贫项目9个、资产收益项目20个、老区村扶贫项目152个,直接或间接帮扶贫困户补贴类项目12个,实现151条行政村集体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实现全市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2016-2020年连续5年,在江门市精准扶贫考核工作中均获得优秀(好)等次,且2017年和2019年代表江门市接受省扶贫考核,均助推江门市获评“好”的等次。恩平全市扶贫户694户2211人(动态管理前920户3021人)在现行标准下相对贫困人口全部达到“八有”脱贫标准,并100%实现有序退出。

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基本完成,建立农村保洁长效机制,实现“一村一保洁员”。农村“厕所革命”顺利推进,建成农村公厕891座,基本实现按需“一村一厕所”,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100%。“廊道”环境综合整治扎实开展,初步实现“廊道”沿线干净、整洁、有序。建立美丽乡村建设奖补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美丽乡村建设。1个乡村振兴示范镇、1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3条精品线路建设项目基本完成,100%村(居)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60%村委会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2019年恩平市代表江门市参加省乡村振兴现场考核,取得粤西片区第一的好成绩,并被确定为江门市唯一全省建立完善乡村振兴规划体系试点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恩平市全面抢抓“双区”建设、乡村振兴等时代要求和重大机遇,打造面向港澳、辐射大湾区城市的高质量农业合作发展平台、实现“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恩平市农业农村局将紧紧围绕进入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找准“三农”功能定位,把握“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在接续奋斗中创造“三农”工作新的辉煌。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63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