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只有构建更高水平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筑牢底座。这无疑为我国粮食发展指明了方向,给粮食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吉尔吉斯斯坦农业技术研修班在杨凌结业 供图 杨凌示范区
作为拥有农业特色产业的自贸试验区,陕西自贸试验区在挂牌之初,就确定了杨凌示范区片区“以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为重点,通过全面扩大农业领域国际合作交流,打造‘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的功能定位。
近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积极发挥农业科技优势和中欧班列贸易大通道作用,在产能合作、技术交流、粮食运输和金融服务等方面积极建设跨国农业全链条发展体系,着力保障粮食供应安全。
近日,《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一带一路”跨国农业全链条发展体系 着力保障粮食供应安全》创新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为“农业自贸”建设增添动力。创新案例的具体做法包括:打造境外农业园区,延伸跨境农业产业链;加强技术标准推广,提升跨境农业价值链;优化粮食运输模式,畅通跨境农业供应链;加强农业金融服务,强化跨境农业服务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