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多雨、低温等天气影响,广西、广东等荔枝主产区今年迎来生产“小年”,部分地区产量甚至只有以往的四分之一。而广西灵山荔枝种植户,得益于“产供销”全链路数字化打通,对接到全国大市场,“减产减收”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据悉,从2021年开始,当地政府、县域龙头企业、阿里巴巴三方合作共建数字乡村标杆县,阿里云“未来果园”、菜鸟智能产地仓、阿里平台全渠道销售等在灵山逐一落地。
这也是自阿里巴巴2021年启动“热土计划”以来的重要建设成果,是阿里首个真正意义上打通农业产、供、销全链路数字化的项目,可覆盖5万余户农户,通过产地仓对接的2100余户重点农户平均创收达5万元。
一棵树上长19种荔枝 数字化生产为育种保驾护航
在灵山龙武农场荔枝种苗园,一群来自灵山新星小学的学生正在走访参观,由于采取了阿里定制的数字化生产解决方案,这个农场也被称为阿里云“未来果园”。
在一棵被小朋友们称为“千手观音”的荔枝树下,大家正兴致勃勃地玩着“找荔枝”的游戏。这棵树上一共长了包括桂味、妃子笑等19种不同品种的荔枝,大家正根据指示牌在树上找对应的品种。
嫁接了19个品种荔枝的灵山香荔树
据灵山农业农村局技术专家潘俭介绍,这里一直在选取包容性比较强的灵山香荔作为砧木(母树)进行嫁接,目前有19种品种存活,形成宝贵的“荔枝联合国”树。培育出来的优质种苗会发放给种植户,从源头上帮助农民增收。每到产季,果园便会迎来众多游客,这棵树也成为研学时重要打卡点。
为更好保障荔枝种苗生长、实行标准化生产、采集生产大数据,灵山农业农村局与阿里合作共建“未来果园”。
这套定制化的数字生产系统主要包含五大功能。其中水肥一体智能控制系统可以让一个人管理上百亩果园的浇水施肥,让荔枝树“按时吃饭”。
土地墒情仪、气象仪、虫情灯、孢子仪等设备也分别布置在果园里。虫情灯会在每天晚上捕捉并拍照记录园区虫子的情况,孢子仪、气象仪、土地墒情仪会将果园里的细菌、病毒、天气、土壤湿度、酸碱度等情况实时记录,上传云端。
“虫情灯的主要功能不是杀虫,而是用数字化手段监控园区生态。如果高等级害虫出现频率较高,虫情灯便会发出警报,我们就会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手段进行防治。”果园运营方、三科农业科技总经理林海茵给记者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