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嘉兴,南湖菱熟了,稻田黄了,广袤的嘉禾田野弥漫着丰收的味道……
眼下正是葡萄丰收季。日前,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来到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庄安村。该村742户村民,有300户农户种上了葡萄,庄安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葡萄村、富裕村。
说起葡萄,庄安村村支书李建萍笑靥如花。她告诉记者,今年庄安村的葡萄种植面积3000亩,全村的葡萄总收入超亿元,葡萄种植户的户均收入超过30万元……
记者在嘉兴采访发现,推动现代农业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夯实了嘉兴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数字农业有说不尽的喜悦
数字化已辐射进农业农村领域,数字化转型已然成为嘉兴乡村振兴的方向。
9月23日,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嘉兴南湖区七星街道湘家荡举行,红船起航地向全国奏响了新时代的田园牧歌。在丰收节主会场左侧,是湘家荡数字农业工厂——嘉兴绿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南湖农业经济开发区与湘家荡区域管委会共同推动现代农业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项目。据悉,该项目是嘉兴地区单体面积最大、国际技术领先的果蔬生产智能化高科技玻璃温室,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可直接或间接带动新型职业技术农民500人。
记者走进这个像“阳光房”一样的温室内,里面种满了高端小番茄、水果小黄瓜、水果彩椒等蔬菜品种,三五成群的村民正在温室内给小黄瓜绑蔓……
据介绍,温室内蔬菜所需的温、光、水、气、肥全部都由智能传感器来采集数据,实现全套的智能化控制。从种植、采收,到保鲜、运输等各个环节都实现了高效自动化。
绿港嘉兴公司负责人曹春官告诉记者,这是一个示范现代农业的数字农业项目。他们采用文洛式玻璃温室技术,采用基质吊架立体栽培,可节约75%的土地,其产量是传统温室的5-10倍,每年可为市民提供100万公斤的绿色新鲜有机蔬菜。
“该项目围绕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生态发展、科技引领的发展战略,以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带动产业发展的智慧农业。这对七星农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农民增收起到引领作用。”七星街道农业农村办公室的沈炜告诉记者。
创新加快了嘉兴种养基地数字化改造、数字农业工厂建设的进程,数字赋能提升了乡村产业发展。嘉兴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水平位列全省第三。
全产业链“链”出新格局
2020年,嘉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801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61∶1,乡村振兴综合评价位列全省第二,所辖县(市、区)全部进入“2020中国城乡统筹百佳县市”榜前40位……
“嘉兴正在不断完善供应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现有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7个、年产值超10亿元的省级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6条。162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交易)总额达828亿元。农产品年网络零售额103亿元。农家乐休闲农业接待游客3407万人次,直接营收25.6亿元。”嘉兴市农办负责人说。
嘉兴市绿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年产84000吨优质生态米生产项目今年上半年正式开工。南湖区首个“种、产、加、销、旅”一体化的稻米全产业链发展格局迎来突破性进展。
该项目强化了“公司+基地+农户”的联动,实现了“种、产、加、销、旅”一体化稻米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呈现出“扶一个龙头,带一片基地,兴一方产业”的乡村产业振兴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