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2021 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大涉农职业院校、涉农专业的建设力度。
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是十分关键的一环。那么作为助力乡村振兴重要力量的高职毕业生,有多少人投身到涉农事业中去?选择从农大学生的就业情况究竟又如何?
《2021 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近五年农、林、牧、渔业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增长,涉农专业应届高职毕业生 " 学农从农 " 意愿也在不断增强。2020 届涉农专业高职毕业生从农(即在农、林、牧、渔业就业)比例为 48.7%,比 2016 届(43.6%)上升了 5.1 个百分点。而且农村学生的从农比例更高,2020 届涉农专业高职生中,农村家庭毕业生选择从农的比例为 52.1%,且工作三年后有 77.6% 依然留在涉农领域就业,为反哺农业经济贡献了更多力量。
涉农领域高职毕业生需求增长
涉农专业高职生 " 学农从农 " 意愿增强
就业蓝皮书显示,近五年农、林、牧、渔业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增长明显,毕业生在该领域就业的比例从 2016 届的 1.5% 上升到了 2020 届的 2.3%。
与此同时,涉农专业(即农林牧渔大类专业)的高职毕业生 " 学农从农 " 意愿也在不断增强。数据显示,近五届农林牧渔大类专业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从 2016 届的 56% 上升到 2020 届的 61%,增加了 5 个百分点。
2020 届涉农专业高职毕业生从农比例为 48.7%,比 2016 届(43.6%)上升了 5.1 个百分点。具体到主要涉农专业类看,畜牧业类专业毕业生在涉农领域就业比例最高,近三届比例平均接近七成(67.4%)。但农业类、林业类专业从农比例仍较低,近三届比例平均分别为 33.2%、23.3%。
进一步分析可知,2020 届涉农专业毕业生未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主要原因中," 专业工作岗位招聘少 "(23%)的问题突出,明显高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12%)。随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需求也会不断增加,该问题或将得到缓解,但人才培养是否与行业需求匹配的问题仍值得涉农相关专业重点关注。
农村家庭毕业生从农比例更高
为反哺农业经济贡献更多力量
为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需要更多涉农人才深入基层、到产业发展的第一线去。麦可思数据显示,来自农村地区的涉农专业毕业生,为服务地方农业经济发展贡献了更多力量。2020 届涉农专业从农的高职毕业生中有 75% 在地级及以下城市就业,明显高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63%)。
相较于其他家庭的涉农专业毕业生,农村家庭毕业生的从农比例更高。数据显示,2020 届涉农专业高职生中,农村家庭毕业生选择从农的比例为 52.1%,明显高于其他家庭毕业生(44.0%);且工作三年后依然留在涉农领域的比例(77.6%)也高于其他家庭毕业生(68.8%)。
从农学生就业质量提升
满意度高且月收入稳步增长
当下选择从农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他们的就业情况如何?随着涉农经济进一步发展,行业对涉农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长,带动了从农群体就业质量的提升。
麦可思数据显示,涉农专业高职毕业生中从农人群的就业满意度较高。近五届涉农专业从农的高职毕业生就业满意度(2020 届为 76%)均高于在其他行业领域就业群体(2020 届为 70%),也高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2020 届为 69%)。
涉农专业高职毕业生中从农人群的月收入近 5 年也在稳步增长,从 2016 届的 3490 元增长到了 2020 届的 4272 元,整体上略高于学农未从农的毕业生月收入(4192 元)。
在工作三年以后,从农人群月收入优势更明显,2017 届 " 学农从农 " 毕业生工作三年后的月收入为 6440 元,相比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3723 元),涨幅为 73%,并且高于学农未从农的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 6272 元,相比半年后涨幅为 70%)。
数据说明
2020 届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 2021 年 3 月初完成,全国高职生样本为 14.4 万份。2019 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 2020 年 3 月初完成,全国高职生样本为 14.8 万份。2018 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 2019 年 3 月初完成,全国高职高专生样本约 15.1 万份。2017 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 2018 年 3 月初完成,全国高职高专生样本约 15.0 万份。2016 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 2017 年 3 月初完成,全国高职高专生样本约 14.2 万份。
麦可思曾对 2017 届大学毕业生进行过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2018 年初完成,全国高职生样本约 15.0 万份);2020 年底对此全国样本进行了三年后的再次跟踪评价,全国高职生样本约 3.1 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