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2021年上半年,我市农畜产品供需保持基本平衡,农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00.82亿元,同比增长6.7%,实现增加值54.80亿元,增长5.3%。得益于今春雨水充足,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139.9万亩,较上年增加60.71万亩。进入6月下旬以来,全市持续高温少雨,市县两级积极投入抗旱保粮,全市粮食作物受灾面积441.2万亩,成灾面积304.7万亩,绝收面积160.1万亩,预计全年粮食总产240万吨左右。
生猪产能稳步恢复,羊子产业发展良好,牛和家禽饲养量稳中有增,猪肉价格出现下跌,其他畜禽产品价格运行总体平稳,其中,猪肉产量5.01万吨,增长6.9%,羊肉产量3.04万吨,增长7.9%。家禽、羊存栏分别增长0.5%、0.2%,牛、生猪存栏分别下降0.9%、1.6%;家禽、牛、生猪、羊出栏分别增长5.4%、11.5%、8.2%、9.1%。
完成集体资产年度清查和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核实集体资产329.5亿元、土地5865.5万亩,审计村2962个,审计村干部10296人,审计资金104.7亿元。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推进”行动,新抓600个“三变”改革村和500个集体经济“破零”村。
截至8月15日,全市累计摸排户厕165229座,约占已改户厕的70.5%,其中未享受各级财政支持改造的户厕31218座,2013年之前各级财政支持改造的户厕29159座,2013年以来各级财政支持改造的户厕104852座。
完成撂荒地整治81.766万亩,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8个37.92万亩,榆阳区、横山区、吴堡县等部分县区已启动开工,其余县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预计年底前全部建成。年内将补建高标准农田4.86万亩,其中米脂县3.9万亩、子洲县0.96万亩。
二、存在问题
一是项目资金下达迟缓,影响工作进度。比如,由于种植业各类项目资金下达迟缓,个别县市区工作开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影响项目的正常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建设项目省级财政配套资金还未下达,中央预算内资金建设项目也未批复,已经影响到2021年项目建设进度。另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改革,乡村振兴示范建设市级没有专项财政预算,年底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困难很大。
二是农产品检测能力建设滞后。市级层面,省厅今年下达1541批次(种植业产品1217批次、畜禽产品324批次)检测任务,是往年的一倍多,任务艰巨,经费保障不足。县级层面,全市除米脂县外,均实施了农业部县级质检站项目,项目以县级农安中心实验室建设为主。但目前,全市仅有定边县通过了“双认证”。今年省厅下达了县级不少于2568批次的检测任务,检测能力滞后的矛盾更加凸显,严重制约正常监管工作的开展。
三是基层畜牧兽医机构体系不完整、保障能力弱化。机构改革之后,各县市区原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全部撤并,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置不一,乡镇兽医站合并为区域站或并入乡镇政府。今年,正处于新旧体制转换过渡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动物检疫防疫等工作的开展。畜牧兽医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年龄结构不合理,全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中专业人员只占60%左右,90后人员不到1%;村级防疫员老龄化问题突出,县区之间工资待遇不一致,养老、工伤保险等得不到落实。
三、下一步打算
(一)持续抓好农业生产。抓好田间管理工作,狠抓关键环节、强化分类指导,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制定完善灾害天气防范预案,加大秋粮机收减损力度,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二)加快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支持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和家庭适度规模养殖,加强白绒山羊良种繁育,实施粮改饲面积30万亩。推进生猪产能恢复,加大市级扶持力度,重点对新建、改扩建规模猪场、种猪场进行扶持,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确保畜产品市场供给充足稳定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认真落实现行各项防控措施,不断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落实动物防疫主体责任,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监管服务能力。
(三)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中省最新投资标准及时调整实施方案进行批复,同时完成全国高标准农田在线监测监管平台计划报备工作,结合中省确定的2021年农田建设资金投资规模,及时将不足的部分资金补齐。
(四)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品牌建设。开展“三级联创”,完成12个监管示范乡镇和24个标准生产示范基地创建任务,神木市、靖边县年内通过省级农安县验收,定边县通过国家级农安县验收,在创的6个省级农安县和榆阳区实验室通过“双认证”依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加快完成榆林马铃薯标识、口号、推介词、包装等品牌元素的设计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和外地先进模式,以马铃薯产品为突破口,按照试点先行、逐步铺开的思路,开展榆林马铃薯品牌整合工作,建立相对统一的品牌形象。
(五)抓好农村综合改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支持国家改革试点神木围绕两完善、两健全、五探索9个方面试点,确保2022年完成试点任务。推进全市24个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工作。抓实新推进的600个村“三变”改革,其中打造100个土地经营权入股示范村。建立集体经济“空壳村”“破零”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完成年度镇级集体经济12个、消除“空壳村”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