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宋朝的劝农制度,让农业技术和产业得到提高,丝织业迈向专业化

   2021-03-25 2580
导读

宋朝时期,商品经济飞速发展,但为了保证农业生产,政府出台了很多的劝农政策,强烈督促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宋朝的劝农制度,在农业生产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对当时手工业有了很大的贡献。众所周知,宋朝时

  

宋朝时期,商品经济飞速发展,但为了保证农业生产,政府出台了很多的劝农政策,强烈督促农民从事农业生产。

宋朝的劝农制度,在农业生产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对当时手工业有了很大的贡献。

众所周知,宋朝时期,“重农抑商”思想逐渐淡化,商人也不再被歧视,再加之,经济高速发展之下,人口呈指数型增长。


民众强烈要求改变这样供不应求的环境,尝试更多的收获利益方式。但与此同时,政府仍然将农业作为立国之本,重中之重。

宋朝时期重农背景下,政府劝农政策逐步形成

宋朝时期,中农主义社会风潮和思想是促进劝农制度形成的重大原因,当时社会背景之下,农业方面压力巨大。

1、宋朝仍然以小农经济为主要产业

宋朝仍然承袭之前朝代的经济发展状态,小农经济是主要产业。封建王朝都是以农业为立国之本,也是国家根基。

因此,在历史长久的背景之下,宋朝也就有了“重农思想”。在宋朝之前,一直倡导“重农抑商”。

到了宋朝时期,宋太祖建立宋朝后,为了加快恢复国家生产力的步伐,不再抑制商业发展,但“重农”政策,仍然是重中之重。

国家稳定,经济不断发展、对外贸易扩大的环境下,小农经济依然是主题,从上而下,依然重视农业发展。商业成为了分散农业压力的分枝。


2、“三冗”压力下,财政不堪重负,需要农业经济助力

从宋朝建立时,宋太祖赵匡胤启用“重文抑武”的政策,文官地位上升,又为了防止一家独大,设立了很多监管机构,导致整个体系臃肿不堪,导致冗官;

因为募兵政策,士兵增多,但战斗力没有提升,导致冗兵;因为多方面压力,国家支出多于收入,财政不堪重负,导致冗费。

“三冗”压力袭来,造成国家财政压力加大,民间的农业经济正式保证财政收支平衡的重要渠道。

三方面的财政压力,以农业为基础的各个产业成为了国家的“中流砥柱”,再通过海上对外贸易,获取利益,因此,劝农制度推动生产和发展,维持财政的收支平衡。


农业发展,政府实行多方面政策,鼓励民众发展农业

政府推行劝农制度,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维持财政收支平衡,以及民众安定。

1、“厚农桑”——减少赋税,改善生产技术

“厚农桑”主要是减少农民赋税,改良生产工具,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对于民众来说,压力小了,就有动力进行生产。

减免税收是最有效的措施。宋朝时期,商业大肆发展,手工业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这样一咯爱,很多的民众就选择放弃耕种,从事手工业,政府减免税收为了维护民众仍然保持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改良农具、兴修水利工程,开垦荒地等手段,满足农业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这条政策成为了政府推动农业生产的核心制度。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21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