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在东北地区的中部,其地带属于世界三大寒地黑土带,吉林省地区的土壤松软且肥沃,在土壤中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包括氮元素、磷元素及钾元素等。同时有机物数量也较多,和黄土相比有机物的含量约是其10倍左右,在土壤类型中被称作为乌金,适合种植优质水稻。因其自然环境的优势,吉林省也是优质粳稻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吉林省常年水稻种植面积在800万hm²左右,在吉林省中部、东部以及西部地区均有所种植。绿色水稻是未来水稻种植的主要发展方向,吉林省也应当合理地利用自然条件对栽培技术进行改进,以此来提高水稻的产量,满足市场上对于绿色水稻的需求。
1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
水稻品种的选择会决定水稻最终的产量以及生产质量,因此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应当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在选择水稻品种时应当结合气候条件、水稻生长周期、常见病虫害类型等多种元素进行选择。需要选择具有高产和生产潜力的水稻品种,优先选择能够对外界环境进行有效适应的品种。吉农大667是2019年由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之一,区内平均每公顷的产量为8442.6kg,和其他水稻相比产量提高6.2%,因此在进行水稻种植时可以优先选择这一品种进行种植。
2加强育苗管理
在育苗的过程中应当对育苗地进行合理选择,保证育苗地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和光照条件,土壤层中要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具有方便排灌的条件。对育苗床实施整理,对土壤实施消毒,能够避免水稻在苗期出现病害,能够提高育苗的培育质量。在培育水稻苗时应当重视选择合适的时间,具体需要结合水稻的品种进行确定。水稻育苗时间应当在45d~50d之间,如果是利用机械化的方式插秧的秧苗,育苗时间应当控制在20d~30d之间。苗床的湿度需要保持在合理的区间内,重视对其进行枯病预防。
3加强施肥管理
为了能够种出绿色水稻,在施肥时应当重点施加有机肥,并在进行测土配方实验之后再对肥料进行调整,优化肥料配比结构,以此来为水稻提供最佳的营养摄入条件。积肥以腐熟完成后的农家肥作为主要肥料。水稻在栽培5d~7d之后会进入到分蘖期,每667hm2的水稻需要追加生物肥8kg。在栽插50d后开始进入稻穗期阶段,此时应当追加生物肥,施肥量为5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