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到达北京市密云区河南寨镇平头村时,一场夏日的阵雨不期而至。遥望一大片金黄色的麦田,饱满的麦穗在雨中轻轻摇曳着。在这里,处处绽放着科技赋能、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魅力。
为发展特色产业,平头村在密云区农业服务中心的帮助下,着力打造“优质产业田、优良生态田、优美景观田”,促进一产、三产的高效结合,形成了以小麦、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的特色区域种植。目前村内共有3000多亩麦田,是密云区最大的连片麦田。
“要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高效 利用土地。”平头村村支书李海忠介绍,为实现现代规模化种植,平头村结合村情实际,制订了《平头村土地延包实施办法》。根据这一《办法》,按全村享有土地经营权的人数,全村每户分得正式耕地2块,人均1亩4分6。在此基础上,村集体对全村耕地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播种、统一收获。
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和新品种研发,平头村积极探索冬小麦、玉米交替种植模式,确保人勤地不懒。其中,玉米生长期为6月到10月,冬小麦生长期为当年10月到翌年6月。如此一来,很好地实现了两种作物交替种植,一田双收。
夏日,平头村的“三优田”处处生机勃发,孕育着丰收的希望,也凝聚着科技的力量。
“过去浇地种田得一户户排队,有的好几天都浇不上地,现在好了,咱村里引入了现代科技设备,灌溉难题迎刃而解。”李海忠告诉记者。2015年,平头村从国外引进指针式、地埋式节水喷灌溉设备,让用水量从每亩近200方降至每亩60方,两台机器可调控方向配合使用,节水又高效。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绿色防控技术,安装太阳能杀虫灯,减少对小麦、土壤的污染,保持生态环境良好,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生产。
“以前喷灌都是靠人移动喷洒,现在都是水肥一体化,施肥靠水泵打出去,防治病虫害用打药机喷洒,人力成本也大大降低了。”李海忠说。
农田生金,不仅要种好,更要管好、收好、卖好。
现在,平头村的“三优田”已经实现机械化管理、收获。平日里,3000多亩的农田只需10多个人进行田间管理,很好地解放了劳动力,降低了人力成本。到了小麦收割的时节,村民以每亩40元的价格支付给收割机操作员,让操作员帮忙收小麦。
如此一来,村民节省了收割农作物的时间,有更多的时间务工。现今,平头村的年轻人大多在外打工、跑出租,年长的老人则可在村里的蔬菜大棚打工,进一步丰富了收入渠道。
村内的蔬菜大棚共324亩,由企业承包,大棚里种有西红柿、草莓、西瓜等,主要以“观光+采摘”的模式经营,有30到40名本村村民在这里打工,年龄大多在58岁到60岁之间,每月可赚3000元左右。
目前,平头村以小麦、玉米、蔬菜种植为主导产业,小麦、玉米生产规模3000多亩,蔬菜园区650亩。全村现有村民586户1856人,2020年经济总收入5494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
“下一步,平头村将进一步打造好农业元素突出、生态效益显著的‘三优田’,为密云区农业增添一道靓丽风景线。”李海忠表示,村“两委”将带领村里持续加大优美景观田建设力度,有效保护作物的生长,以农业景观为根基,现代农业为主线,倾力打造有密云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模式。
“要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高效利用土地。”平头村村支书李海忠介绍,为实现现代规模化种植,平头村结合村情实际,制订了《平头村土地延包实施办法》。根据这一《办法》,按全村享有土地经营权的人数,全村每户分得正式耕地2块,人均1亩4分6。在此基础上,村集体对全村耕地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播种、统一收获。
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和新品种研发,平头村积极探索冬小麦、玉米交替种植模式,确保人勤地不懒。其中,玉米生长期为6月到10月,冬小麦生长期为当年10月到翌年6月。如此一来,很好地实现了两种作物交替种植,一田双收。
夏日,平头村的“三优田”处处生机勃发,孕育着丰收的希望,也凝聚着科技的力量。
“过去浇地种田得一户户排队,有的好几天都浇不上地,现在好了,咱村里引入了现代科技设备,灌溉难题迎刃而解。”李海忠告诉记者。2015年,平头村从国外引进指针式、地埋式节水喷灌溉设备,让用水量从每亩近200方降至每亩60方,两台机器可调控方向配合使用,节水又高效。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绿色防控技术,安装太阳能杀虫灯,减少对小麦、土壤的污染,保持生态环境良好,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生产。
“以前喷灌都是靠人移动喷洒,现在都是水肥一体化,施肥靠水泵打出去,防止病虫害用打药机喷洒,人力成本也大大降低了。”李海忠说。
农田生金,不仅要种好,更要管好、收好、卖好。
现在,平头村的“三优田”已经实现机械化管理、收获。平日里,3000多亩的农田只需10多个人进行田间管理,很好地解放了劳动力,降低了人力成本。到了小麦收割的时节,村民以每亩40元的价格支付给收割机操作员,让操作员帮忙收小麦。
如此一来,村民节省了收割农作物的时间,有更多的时间务工。现今,平头村的年轻人大多在外打工、跑出租,年长的老人则可在村里的蔬菜大棚打工,进一步丰富了收入渠道。
村内的蔬菜大棚共324亩,由企业承包,大棚里种有西红柿、草莓、西瓜等,主要以“观光+采摘”的模式经营,有30到40名本村村民在这里打工,年龄大多在58岁到60岁之间,每月可赚3000元左右。
目前,平头村以小麦、玉米、蔬菜种植为主导产业,小麦、玉米生产规模3000多亩,蔬菜园区650亩。全村现有村民586户1856人,2020年经济总收入5494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
“下一步,平头村将进一步打造好农业元素突出、生态效益显著的‘三优田’,为密云区农业增添一道靓丽风景线。”李海忠表示,村“两委”将带领村里持续加大优美景观田建设力度,有效保护作物的生长,以农业景观为根基,现代农业为主线,倾力打造有密云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