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2021-06-15 2420
导读

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便是对农业的一大举措——农业机械化。何为机械化呢?机械化就是在进行农业生产的活动中,运用一些较为现代化的、先进的器械或者机器,以此来提高农业活动的效率,改善目

  

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便是对农业的一大举措——农业机械化。何为机械化呢?机械化就是在进行农业生产的活动中,运用一些较为现代化的、先进的器械或者机器,以此来提高农业活动的效率,改善目前较为落后的技术,争取让农业活动产生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传统农业就是农民通过辛勤劳作、手工放牧、养殖,采取农村机械化的措施,可以在农村引进先进的现代化技术,改变这一传统农业的现状,使得农民的体力劳动,降低其在农业生产中的辛苦程度,并且使得农业的发展逐渐趋向于规模化、现代化。这一能让农民受益,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进一步逐渐开发农村经济,带动农村和农业的发展,那么农村机械化究竟通过何种机制来对农村的经济产生带动作用呢,接下来本文就针对这一点作出具体的分析。


农业机械化的概述
众所周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以农业大国自居,自古以来,农业都是我国经济的基础。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这也意味着我国对粮食的需求巨大,在如此巨大面积的国土上,人均的占比面积却并不是很大,且我国的农业生产较为落后,随着时代发展,我国重视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往往让农业进步缓慢,农村人口以及农业生产受到冷落,这一切都使得我国农业生产的工具还不甚发达,农业设施不完善,一些新型的农业技术没有得到开发,或者说没有在农业中得到良好的应用。

这些都对农业的发展有着制约的作用。因此,将对农业进行改革,农业机械化就显得迫在眉睫,至关重要。农业机械化的措施不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因地制宜来运用,根据各个地方的需求来引进专业的设备,采取集约化的一种经营方式。例如,我国的平原地区劳动力较多,而高山等地势复杂的地区劳动力较为稀疏,农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要实地考察,不能一把抓,根据实际情况来开发不同生产机器,并且尽可能地节约时间,节省劳动力,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与此同时,更加保障农产品的质量,促进我国的农村发展。


农业机械化的影响机制
首先表现在对生产要素的分配和安排上,将农业活动机械化,可以较为有效地分配农业生产中的资源,在引进设备之后,农业生产更加专业,生产也更加趋向于大规模的、集中式的方式,这会使该地区的农业规模逐步扩大,经济水平和经济效益提升,带来规模经济的效应。与此同时,农业生产的设备趋向于专业化之后,能够改善农民的劳作方式,让农民劳动强度得到缓解,更加具有效率。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77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