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全国“三秋”农业生产推进视频会议精神,全力推进秋收、秋种、秋管各项任务完成,10月22日下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总农艺师王积军带领农业农村部工作组一行来到宿迁市农科院试验基地,考察指导农作物科研和生产示范情况,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管永祥陪同考察调研。
王积军一行实地考察宿迁市农科院玉米新品种“迁玉180”高产示范方,“大豆+棉花”和“大豆+高粱”复合种植试验,以及农作物选种圃,并听取了相关汇报。王积军对宿迁市农科院玉米、棉花育种工作表示充分肯定。他强调,今年夏季的高温天气以及叠加的气候灾害给秋粮生产带来不小的挑战,希望宿迁市农科院聚焦农业“芯片”——种子,聚力开展攻关,解决农业“卡脖子”问题,为江苏乃至全国作出贡献。他要求农业推广部门要抢抓晴好天气,做细做实“三秋”生产准备工作,确保颗粒归仓,抓牢丰收成果,要把实施好绿色高质高效行动作为“三秋”工作的重要抓手,全力夺取秋粮丰收。
近年来,宿迁市农科院围绕宿迁农业六大百亿级产业、千亿级白酒产业短板和国家农业战略需要,聚焦农业新品种创新,选育出耐高温高产宜机玉米、大豆、绿色专用酿酒高粱、优质高效制曲小麦、早熟优质机采棉花等新品种11个。玉米品种“迁玉180”矮杆、大棒、高产、抗高温,在遭遇今年罕见高温情况下,预计亩产突破750公斤;大豆品种“泗豆14195”抗倒、抗高温、优质、高产,含油率达21%,单产突破200公斤,被确定为宿迁明年主推品种;高粱品种“洋绵9号”矮杆、散穗、优质、高产、抗病虫,亩产突破400公斤,被洋河股份确定为专用品种;制曲专用小麦品种“富麦666”和“迁麦1702”矮杆、大穗、硬度指标低,亩产突破650公斤,深受洋河股份青睐,作为专用品种,实行订单生产。同时,开展“大豆+玉米”“双粒播种”复合种植技术、“早熟麦+早熟棉+早熟豆”“三早”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高粱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等研究,取得显著成效,为宿迁乃至江苏农业生产和白酒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