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民如何优化作物管理、资源利用到农产品的销售,数字革命正在改变农产品行业的各个环节。而服务正是数字革命的核心。
供图/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
加速完善 服务贸易正处在一个发展的转折点,将在物流、咨询、金融服务、技术等领域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
当下,服务业是世界经济中增长最快的产业,产值占世界总产出的2/3以上,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近1/5。开放、透明、稳定的农业服务贸易对于改善连接农民与全球80亿消费者的供应链至关重要,各项服务贯穿于农产品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贡献了全球农业生产附加值的30%,从研发到农业生产,从仓储到配送,再到批发和零售,农产品供应链的良好运作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服务,包括运输、通信、物流、商业和金融等服务。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全球农产品市场受到了国际流通受阻、贸易政策波动和劳动力短缺加剧的挑战。为此,农业服务贸易愈发成为双边外贸易、外循环和投资等领域的新增长点,并成为各国之间加强经贸合作的一片沃土。
创新、合作、可持续
农业是中荷两国双边经贸往来的重要基础与合作亮点。荷兰的农业政策具有很高的创新性和可持续性,并被认为是农食产品创新最具活力的国家之一。荷兰王国驻华大使贺伟民表示,“中国农业发展迅速,荷兰与之有很多合作。荷兰多年来都是世界第二大农业出口国,贸易额在过去一年中达到了1000亿欧元。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故事,原因我归结为三个词:创新、合作、可持续性。创新和可持续性是荷兰农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农业组织的创新和可持续性是他们发展非常重要的部分。创新是科研和私营部门、公共部门合作的一个结果。荷兰创造了非常好的环境来促进他们的创新。”
多年来,荷兰已经成为世界最领先的乳业国家之一。去年其发起的乳业活动,吸引了各方利益相关者来实现并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比如在生猪养殖过程中,荷兰建立了生猪示范园,10月将正式落地河北,示范园会示范生猪可持续养殖以及数字化运营,同时进一步促进中国家庭示范农场的发展。在种业领域,很多荷兰企业与中国合作,发展当地的创新、改良品种,种子企业用于研发的投入颇多,未来希望在中国新的种子法中进一步强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荷兰在温室农业方面同样领先,占到了全球温室农业份额25%以上,荷兰的“小国 大农”由此得名。
两国间另一合作较多的领域是园艺农业。贺伟民认为这方面合作应受到技术驱动,需进一步加强数字化的合作,譬如花卉、蔬菜和种子领域进行数字化的应用,发展高科技的种植。“数字化是农业领域进行创新的基础,通过引进新技术,我们可以促进农业实践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并且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荷兰也有世界上最领先的农业大学——瓦格宁根大学,荷兰农业企业可以将先进的农业技术传送到中国。”
据同样来自荷兰的大荷兰人集团中国区总裁沃尔特•本兹介绍,目前大荷兰人的竞争力优势在于销售优质设备的同时为养殖企业和农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他表示,疫情让世界发生了永久变化,农场主面临饲料价格、生产成本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加之越来越多IT企业进入农业,促使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涌现,传统农业企业为了保持竞争力,必须不断改善产品。过去几年,大荷兰人开发了一款基于云的软件平台,旨在提升农场管理效率和农业生产增加值。该软件可以同时连接分布于各地的农场,通过该软件可以远程提升通风,改善农场温度,提升饲喂自动化程度。在风险评估方面软件可以进行分析,并给出早期预警,提升农场效率的同时降低劳动力成本。
数字科技撬动农业发展
当前全球疫情仍然持续,灾情频发多发,墨西哥农业部长维克托·比利亚洛沃斯认为,服务贸易正处在一个发展的转折点,将在物流、咨询、金融服务、技术等领域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因此,农业服务贸易被证明是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由于能够提高农业生产力,稳定国内粮食供应及增加出口盈余,农业服务包括诸多领域,比如除草剂、肥料、调节剂、改良剂、杀菌剂、繁殖剂的认证分析,种子鉴定和认证,信息服务、地理空间服务、技术咨询服务、物流服务、机械和设备操作服务等。
农业服务贸易可以促进更好的生产规划,向农业生产者提供生产领域的先进知识,它也不仅仅局限于向私人提供服务,同时也面向政府提供农业服务。墨西哥农业领域有很多服务部门、国家农业和畜牧业林业研究所等组织,可以提供实验室分析服务,以提高林业、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另一重要组织是国家种子检验和认证机构,提供种子鉴定和植物品种注册程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