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稻谷飘香,又是一年秋收季。在贵港市覃塘区水稻产业联营体示范基地的田间,一片金黄,多台收割机正在其中来回穿梭收割稻谷。一些农户则满怀丰收喜悦,在将金灿灿的稻谷运载回家。

覃塘区水稻产业联营体示范基地鸟瞰图 。通讯员 韦宁 摄
据悉,该基地积极引进优质水稻新品种、新技术,建设有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水稻种植面积1200亩,服务周边农户近200户,从耕地、插秧、喷药、除虫到最后的收割和烘干,均实现机械化作业,每亩地可节约成本300元左右。

收割机正在收割稻谷。通讯员 韦东保 摄
覃塘区山北乡石马农业产业联营体职业经理人韦学活介绍,今年晚稻迎来大丰收,联营基地种了1200多亩水稻,每亩产量800多斤富硒米,总产量490吨,比去年增产了20多吨。农户加入联营地,比自己“单打独斗”好多了,省事、省工,每亩还增加200多元收入。
山北乡石马村村民邱启英表示,在联营体务工,每天100元,有时加班加点,一个月有3000多元。自家3亩水田加入联营体,每亩保底400元,加上二次分配,每亩纯收入600多块钱以上,一年一共有3万多元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