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嘉定区外冈镇的数字化无人农场,一架植保无人机在喷洒农药。这个农场通过智慧管理云平台,实现包括插秧机、拖拉机、自走式打药机、收割机等农业作业机械的无人化,十多人的团队就可以耕种1600亩水稻。
无人机洒水施肥、5G无人收割机收获金黄稻穗、早稻改良品种国庆前就摆上市民餐桌……一系列新科技助力下的新技术新设备在沪郊农场应用,为小而精的都市农业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上海松江区泖港镇胡光村上海汇民专业合作社社员驾驶联合收割机在稻田里收割“松早香1号”稻米(9月2日摄)。得益于农业科技改良技术,被市民称为“国庆稻”的“松早香1号”稻米九月初成熟收割,市民在国庆节前就能品尝当年的新米。
无人机洒水施肥、5G无人收割机收获金黄稻穗、早稻改良品种国庆前就摆上市民餐桌……一系列新科技助力下的新技术新设备在沪郊农场应用,为小而精的都市农业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9月23日,参观者在上海奉贤区庄行镇浦秀村上海市农科院举办的农业技术成果展示会上品尝植物饮品。
无人机洒水施肥、5G无人收割机收获金黄稻穗、早稻改良品种国庆前就摆上市民餐桌……一系列新科技助力下的新技术新设备在沪郊农场应用,为小而精的都市农业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9月23日,参观者在上海奉贤区庄行镇浦秀村上海市农科院举办的农业技术成果展示会上观看一组食用菌展品。
无人机洒水施肥、5G无人收割机收获金黄稻穗、早稻改良品种国庆前就摆上市民餐桌……一系列新科技助力下的新技术新设备在沪郊农场应用,为小而精的都市农业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