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从农博会中,看数字中国下的农业发展

   2022-11-14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940
导读

日前,第二十三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农博会”)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圆满结束,此次农博会共吸引了4078家企业,16000余种产品参展,产品涵盖整个农业行业。相较以往,此次农博会的参展产品明显出

 


日前,第二十三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农博会”)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圆满结束,此次农博会共吸引了4078家企业,16000余种产品参展,产品涵盖整个农业行业。相较以往,此次农博会的参展产品明显出现了以下趋势:品牌化农特产品指数级增多,以及行业数字化服务深度广度增加。非常契合这次“品牌引领现代农业,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主题。



品牌化战略,农业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



为期5天的农博会,举办了20余场活动,其中不少与品牌相关,无论是官方下场,还是企业登台,都与“品牌”息息相关。神户牛肉、伊比利亚火腿、帕玛森芝士、拉菲红酒等品牌珠玉在前早已蜚声国际,这些成功的经验,也给我国农业产品提供了优秀模板。



早年间,农特产的品牌化遇到的旧问题之一就是标准化,同样一块地、一片果园、一个养殖场出来的产品,在品质、品相上参差不齐,在线下交易时,品控基本靠“脸熟”,一旦开始往线上转移时,面对更大的市场,这个模式就很难维系,也很难形成规模。



因而,在湖南做农业B2B服务的惠农网在建立之初就开始致力于去解决这个旧难题,在做好撮合供销信息之余,将服务上行至产地,从种苗选取、供应,农技专家的资源整合后对生产种植的指导解惑,到品控标准和溯源系统建立,再到产品品牌化打造,对品牌进行包装和市场营销,以及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产业服务体系,真正意义上的产销一条龙,给了产品不“翻车”的底气。一个优秀品牌的打造,需要的是标准化的品质、体系化的运营,以及立足长远的考量。



随着服务经验的增加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惠农网获得了全国80多个县域政府的信任,深度协助各地政府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等近百个。靖州杨梅、麻阳冰糖橙、中方刺葡萄、南县稻虾米、崀山脐橙……,以及此次农博会获得“最受欢迎农产品”的桂阳和米均在市场上有着优异的表现。



数字化服务,促进农业发展方向多元化



如今,已经步入数字中国时代,农业的现代化升级,必然离不开数字化服务。在农博会上,数字化服务领域备受瞩目,尤其是惠农网自主研发的“数字农业农村云平台”“互联网农产品电商市场运行监测系统”和“县域农业电商大数据系统”。如果将数字化服务分为战术型和战略型两种,那么惠农网提供服务的明显属于后者。



据了解,数字农业农村云平台是以农业生产管理体系为基础,以农产品交易平台为抓手,以金融服务系统为支撑,运用最新的信息化手段,完成农业农村所有生产资料的数字化,并且以非常直观的“一张图”形式呈现,数据的颗粒度精确到每块土地、每个人,帮助政府及时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并进行实时性调整,因地制宜、因人而定。同时还能将惠农网农技学堂多年来积攒的几千位农技专家资源整合起来,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厚积而薄发,这是惠农网在近十年农业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中的经验和技术积淀。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514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