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县农业生产开局良好,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发展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
一、农业产值增长较快
一季度我县农业产值18.68亿元,可比价增长16%。其中,一产产值实现17.9亿元,可比价增长16.4%,占农业总产值的95.8%;服务业产值0.78亿元,可比价增长6.9%,占农业总产值的4.2%。
支撑农业产值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畜牧养殖业一季度实现牧业产值9.53亿元,可比价增长27.8%,占农业总产值的51%。一季度生猪存栏45.4万头,同比增长53.5%,出栏19万头,同比增长39.1%;牛存栏2.9万头,同比增长63.2%,出栏0.4万头,同比增长5.2%;羊存栏24.5万头,同比增长11.3%,出栏16万头,同比增长17.4%;家禽存栏253万只,同比增长26.7%,出栏190.5万只,同比增长18.3%。去年受疫情影响,1月底开始,活家禽与生猪屠宰就受到管控,出栏受到一定的影响,今年出现大幅度反弹。
(二)种植业种植业产值实现6.06亿元,可比价增长4.9%,占农业总产值的32.4%。一季度种植业产值主要是经济作物在拉动。一季度蔬菜播种面积3.3万亩,同比增长5.1%,产量7.97万吨,同比增长5%。
(三)渔业、林业一季度渔业总产量0.6万吨,可比价增长4.9%。占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的6.9%。一季度林业产值1.02亿元,占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5.5%。
二、当前农业生产形势
(一)午季粮油丰收在望
午季粮油丰收在望适宜的天气,为小麦丰产助力。今年小麦越冬期提前,有效控制了年前旺长趋势,延长了幼穗分化时间,促进穗粒数增多;进入返青拔节期以后,雨水适宜,墒情良好,有利于小麦平稳生长;气温持续平稳偏低,孕穗期延长,推迟了抽穗进程,有利于形成穗大粒多,增加粒数。后期如果没有出现大的连阴雨天气,赤霉病轻发,日照充足,不出现大的倒伏等不利天气因素影响,今年小麦丰产丰收已经在望。
油菜籽桔杆普遍拔高,油菜籽主要集中在上层结夹,油菜籽质量将会有所提高。油菜籽播种面积1万亩,同比增长4.2%,预计产量1836吨,同比增长4.9%,单产183.5公斤,同比增加1.2公斤。
(二)畜牧养殖业生产继续呈现快速增长
生猪出栏价格持续下降,存出栏持续快速增长。其中,2月份均价31.2元/公斤,3月份均价27.3元/公斤,4月中旬下降至最低20.8元/公斤。目前生猪的养殖利润保持在每头600元左右。生猪存栏45.4万头,同比增长53.5%,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7万头,同比增长29.9%。
其它畜禽存栏量增长较快。肉牛存栏2.9万头,同比增长63.2%;羊存栏24.5万头,同比增长11.3%。活禽存栏253万只,同比增长26.7%。存栏的大幅增加,畜牧业产能恢复较快,后续发展潜力较强。
三、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措施
(一)林业生产不容乐观
一季度育苗133公顷,比去年200公顷,下降33.5%;造林面积1000公顷,比去年的1447公顷,下降30.9%,全年育苗与造林主要集中在一季度,林业补贴取消,林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加强农村四边树木种植是目前林业发展的最有效办法。
(二)小麦生产正处关键时期
加强赤霉病、白粉病、锈病的再防治,加强穗蚜的防治,搞好叶面喷肥,实现丰产丰收,农业服务提前布局做好抢收工作。
(三)牧业发展仍然要控制风险
随着非洲猪瘟疫情的逐步得到控制,生猪生产呈现恢复性增长,受市场调节因素影响,目前生猪价格控制在合理区间内。今后要加大对各大养殖场、户的宣传和防疫工作,防止养殖规模、养殖数量过大,出现疫情引起避免伤农现象再次发生。
(四)充分利用我县水资源发展特色水产养殖
除西淝河、茨淮新河等饮用水源地外,其他水域面积较大,要充分利用我县可养水域,发展特色渔业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