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淳安文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助力绿色产业振兴

   2022-08-12 浙江在线2250
导读

距离千岛湖高铁站仅2公里的淳安县文昌镇市畈村,交通便捷、生态优良,村民以种植茶叶为主要经济来源,是千岛湖重要的产茶地之一。“非粮化”整治工作开展以来,该村先后腾退非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71.8亩,如今秧苗茁壮

 

 

距离千岛湖高铁站仅2公里的淳安县文昌镇市畈村,交通便捷、生态优良,村民以种植茶叶为主要经济来源,是千岛湖重要的产茶地之一。“非粮化”整治工作开展以来,该村先后腾退非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71.8亩,如今秧苗茁壮成长,绿油油的稻田,成为市畈村一道新的靓丽风景线。

图片2.jpg

据文昌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现有粮食生产功能区1182亩,需完成“非粮化”整治494亩,实际需清理腾退面积501.3亩。其中市畈村被划入“非粮化”耕地共有291.8亩,占全镇比例近60%,是文昌镇“非粮化”整治工作的主战场。

图片1.jpg

“非粮化”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市畈村村两委和联村干部便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国家粮食安全相关政策,耐心与农户沟通并签订协议。同时,该村将农户的土地流转到村集体后,由村里统一管理,让农户每年收租,同时在村内的竹塔山坡上建了一个“共富茶园”,今后村里老百姓也可以在家采茶增收。

据了解,市畈村“共富茶园”是作为文昌镇农业整乡镇推进项目顺利实施的。目前,市畈村已通过“共富茶园”项目流转土地200亩建设竹塔茶叶生产基地,产生的收益由村集体与农户分成,茶叶投产后预期每年增收120万元,农户家门口就业预计每人每年可增收2万余元,村集体和农户实现双赢共富。而村集体收入部分将全部用于村内基础设施、环境整治、产业提升等。

图片3.jpg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为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文昌镇坚决践行国家粮食“安全观”。下一步,文昌镇将通过实施整乡镇推进山区农业产业发展项目,进一步带动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文化创意等多元化发展,建立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把荒置、闲散以及整治后的耕地充分利用,让亩均价值通过规模化实现村集体经济稳健迈步,从而带动乡村振兴,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451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