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春季农业生产“傍上”大数据 株洲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2021-01-21 1590
导读

农时不可违,春耕正当时。今年春天的新冠肺炎疫情,搅乱了很多人的春耕计划。“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运用大数据推动春季农业生产,我市农业农村经济逆风飞扬,实现了一季度“开门红”。种什么,养什么

农时不可违,春耕正当时。今年春天的新冠肺炎疫情,搅乱了很多人的春耕计划。
“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运用大数据推动春季农业生产,我市农业农村经济逆风飞扬,实现了一季度“开门红”。
种什么,养什么,且听专家“云”
2月12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比较严峻,但春季农业生产也迫在眉睫,权衡再三后,我市果断组织召开了春耕生产电视电话会议,“隔空喊话”,告诉广大农民如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并对农户种植粮食、饲养生猪等农产品生产“指点迷津”。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外的暴发,粮食、生猪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显得更为紧迫。3月24日,市委又召开农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县市区分会场参会人员延伸到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对春季农业生产进行安排部署。
上有所呼,下有所应。全市68个乡镇立马通过“村级微信群”这个得力助手,将中央、省、市各级政策精神传达到农户,60多万农户立即响应,买种的买种,除草的除草,迅速掀起了春耕生产高潮。
目前,全市已落实粮食播种面积335万亩、产量156万吨。其中,落实早稻播种98.2万亩、中稻(一季稻)78万亩、旱粮50万亩。17万亩早稻集中育秧已在温室大棚里长出了嫩芽,并带动60万亩大田育秧。生猪存栏量节节攀升,从去年10月底的100.8万头回升到今年3月底的142.7万头。2月底以来,全市蔬菜扩面14.2万亩,总面积达到25.1万亩。
如今,株洲广袤大地上一片勃勃生机。
怎么种,怎么养,可以人云亦“云”
“今年会不会发生草地贪夜娥?如果这个虫子不防控好,一茬的谷子可能白种?”渌口区淦田镇清溪村“村级微信群”里微信名西利哥的村民这样质疑。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马上将草地贪夜娥越冬调查、防控措施等情况通过微信进行了回复,解了农户的“心结”。
2月5日,炎陵县农村农业局联合株洲尚金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微信群联系,组织上千农民学习疫情防控、黄桃种植、蔬菜栽培等相关视频,让大家在线上免费学习,深受农民好评,每天在线学习人数达到1100多人。
市农业技术中心借力省农技中心举办“农技大课堂”,组织400多名基层农技人员、2100多个种养殖大户上“网课”,“学员”们拿着手机认真“上课”。从3月3日开始,共上稻田综合种养、集中育秧、稻飞虱防治等课程近10堂,“学员”参加学习近3万人次。
市农业农村局还与市气象台“联手”,每天发布“株洲气象为农服务”信息,提前告知千千万万农户晴雨信息,指导农户既不误农时,又防灾避灾。
怎样卖,怎样快,只须学会上“云”
“看到村民们养的鱼卖不出去,我也很着急,决定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提前一星期复工。”2月12日,茶陵县永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就开始复工复产,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收购了附近村民1000多公斤鱼,加工成休闲食品在线上卖,一个多月来在线上卖出价值80多万元的农产品。
天元区湖南叁农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从事蔬菜全产业链运营,建设了一万余平方米的安全消毒社区生活配送中心,为天元区范围内200余个小区、3万余户家庭提供无接触式配送服务。2月中旬以来,公司电商平台日均配送1200余户家庭,日配送蔬菜20余吨、肉禽水产2吨、米面粮油等3吨。截至3月底,共配送米面粮油180余吨、肉禽水产150余吨、蔬菜1500余吨。即使在疫情期间,天元区也未出现农产品卖“难”问题。
2月底,疫情较为严重的时候,市、县部分农贸市场关门歇业或缩短营业时间,很多小区业主不能出门,全市有3900多吨蔬菜、畜禽等农产品出现滞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市农业农村局马上利用“湖湘农事”“红网时刻”等相关主流涉农平台,先后为104家农业企业发布农产品信息。通过信息平台一“吆喝”,醴陵吉泰农牧有限公司销售400余万羽鸡苗,株洲银丹农产品有限公司销售皮蛋、盐蛋400余万元。短短十余天,滞销的农产品一售而空,醴陵市浦口镇、王仙镇的蔬菜销售,同比还增长了10%。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4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