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门、国家发展改革部门发布关于印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称,到2025年,农业农村减排固碳与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统筹融合的格局基本形成,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更加有力,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明显优化,种植业、养殖业单位农产品排放强度稳中有降,农田土壤固碳能力增强,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用能效率提升。重点任务包括:种植业节能减排、畜牧业减排降碳、渔业减排增汇、农田固碳扩容、农机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替代。
据悉,《通知》是我国第一个将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减排固碳相结合的重大政策文件。那么,农业农村的减排固碳工作对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意味着什么?实现农村的可再生能源替代中,哪种类型能源应该进行更广泛的推行?
生物质能源是唯一具有减碳、负碳、碳中和功能的能源
据统计,我国农业生产用能为8680.69万吨标煤,农村生活用能为2.47亿吨标煤,农业农村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1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5%左右。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江亿曾经表示,生物质能源是零碳能源系统中最重要的燃料。业界也普遍认为,生物质能是全球唯一具有减碳、负碳、碳中和功能的能源;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还是一种具有天然储能特性的清洁能源,更是一种可实现长时空能量储存和转换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