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日前,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发布通知,决定将6个县(区)列为重庆市农业科技现代化共建先行县(以下简称先行区县),巴南区榜上有名!
长期以来,巴南区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将农业科技创新纳入了 《 巴南区都市现代农业农村发展“十三五”规划 》和《 巴南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 》,为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夯实基础。
01 政策红利不断凸显
2021年巴南全区生产总值94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至51.3亿元,产业基础雄厚。
巴南区坚持科技为先,成功创建了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区。
坚持城乡融合,入选了首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获批了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坚持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进城落户农民农村权益自愿有偿退出与利用改革,获批了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区。
02 产业基础不断稳固
聚力产品保供,稳定“菜篮子”
2021年全区粮食产量21.8万吨,农业总产值75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创近8年新高。
聚力三产融合,延长产业链条
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3家,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19.3亿元,同比增长13.9%。乡村休闲农业接待游客1342万人,营业总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12.3%。
聚力结构调整,发展数字经济
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建成镇村级电商网点37个,2021年网络零售额5.6亿元,连续2年增速超20%。打造“巴巴实”企业服务云平台、农林水基础平台等涉农大数据平台,实现涉农信息整合利用。
聚力农业科技,提升生产效益
推广先进高效农业技术,引进优质果蔬品种40余种,通过农业科技水平提升,在耕地面积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全区蔬菜产量近3年平均增幅达5%,水果产量近3年平均增幅达7.5%,水产养殖单产737.1千克/亩,超过全市平均水平23.7%。
03 科研成果不断涌现
主持主研农业科技创新推广项目,获得市级以上科研奖项30余项,攻克了高致病性蓝耳病、圆环病毒等多种猪病防控技术难题。
池塘“鱼-水生植物”生态循环技术模式,获2019年范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重庆市牛羊布鲁氏菌病综合防控技术集成和推广”项目荣获2016-2018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