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农业农村部门视察,深刻阐释乡村振兴重大理论,提出推进乡村振兴新观点、新要求,并对实施乡村振兴给予有力指导。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新业态不断呈现,“定制农业”逐渐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定制农业作为一种多样化、精细化的农业产业模式,既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农业发展上的反映,更是在需求端提升消费者体验的体现。发展定制农业不仅能够实现农业部门的新旧动能转换,而且还能够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通定制农业发展的“堵点”“断点”,延长农业产业链,创造农业新价值,增强农业发展活力,拓展农民增收空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
一、农业发展新业态不断呈现,定制农业不断升级
1.定制农业初级版:体验式、多样化和个性化
为了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借助于信息技术,部分地区发展起了定制农业——“农产品认养”,其“私人定制农产品”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市民当农民”。市民认养农作物后,或自己不定期为农作物浇水、施肥、铲草和拍照,或请当地农民代为管理,同时为市民提供采摘、管理和存储等服务。农民认养农作物后,可通过手机随时查看农作物生长状况,对农作物的施肥、打药和铲草等种植过程进行时时监控。二是农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农民根据消费者需求制作不透光文字、图形、二维码等,贴在大中型农产品上,依靠光合作用形成各式各样的图案。印到大中型农产品上的企业标志、宣传语或二维码等,在为企业宣传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延长了农产品的产业链,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了农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了乡村产业的发展。
2.定制农业中级版:做定制、搞路演和搭电商
部分地区创新稻米产业创新农业经营模式,打造农产品生产过程全定制模式,稻米从播种至收获全程不施用任何农药和化肥,完全根据顾客定制的需求进行生产,让消费者吃的放心、用的安心。自2015年私人定制农业开始实施以来,稻米逐渐实现了向品牌化转变、向可持续发展转型、向高附加值农产品转化。在农业私人定制基础上,通过组织农产品营销大赛,同时利用互联网平台销售农产品,建立了以网络销售为核心的电商销售集群,实现了农业生产方式、耕作方式和营销方式的转型升级。
3.定制农业高级版:可追溯、差异化和规模化
部分地区在定制农业的私人定制上做出了更为新颖的探索。农业主管部门对每一种农产品都定制了“身份证”,通过这张身份证可以查询到农产品产地、种植环境、加工生产全过程等各种信息,解决了小农户如何与现代农业相融合的难题。例如,根据自然环境,南方地区大规模养殖小龙虾,部分地区给每一批小龙虾设置一个二维码,只要用手机扫一扫这个二维码,小龙虾在哪个塘口捕捞的、吃了什么饲料等与小龙虾相关的全部信息都可显示出来。为了避免农产品同质化竞争,部分地区打造农产品高端发展路径,对农产品种植模式、种植品种等进行改良,种植高端农产品和乡村农产品,主打“安全农家菜”品牌,为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一线城市提供其需要的高端农产品。部分地区选取国内外精品果蔬品种,根据消费者需求,开展“名特优稀”果蔬种植,通过线上销售方式将果蔬等直接配送到消费者家中。定制农业不仅体现在定制农产品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定制农产品服务方面。例如南方地区基于小龙虾追溯系统向全国农产品经销商提供农产品追溯服务,同时还将小龙虾产品延伸到小龙虾培训学校,在养殖小龙虾的同时,可以根据当地居民的口味定制小龙虾的制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