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理论研讨|第十届南方智库论坛聚焦“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1-12-17 广州日报800
导读

农民有进城的“中国梦”、城市居民也有返乡的“中国梦”;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广东应将加快建设农业农村强省放在更突出位置…… 17日,第十届南方智库论坛在广州主会场、海口分会场线

 

 

农民有进城的“中国梦”、城市居民也有返乡的“中国梦”;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广东应将加快建设农业农村强省放在更突出位置…… 17日,第十届南方智库论坛在广州主会场、海口分会场线上线下同步举行,来自全国的100多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线上线下参加论坛,聚焦“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论坛主题畅所欲言,现场金句不断,亮点频出。

本届论坛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等联合举办。论坛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特别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精神,科学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历史成就、宝贵经验和科学规律,深入研讨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趋势,力争推出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对策建议,为广东乃至全国乡村振兴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赋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续写新的华彩乐章。


广东省社科联特聘学术顾问、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

当前应高度关注乡村资源单向流出性衰败问题

广东省社科联特聘学术顾问、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教授作了题为“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主旨演讲,提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对策建议。

他认为,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中国式现代化本身就包括中国传统本身的现代化,乡村现代化离不开乡村文明的现代化,离不开农耕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要先把蛋糕做大做好,再把蛋糕切好分好,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充分考虑目标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他指出,乡村的共同富裕需要通过乡村振兴来实现,农民有进城的“中国梦”、城市居民也有返乡的“中国梦”,这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当前应高度关注乡村资源单向流出性衰败问题,科学统筹政府、社会资本、农民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系统化的制度规制和政策引导,推动城乡资源实现双向流动,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


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撬动乡村振兴的强大杠杆

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提出,“五化”不仅提出了过河的目标,还指明了桥和船在何方。

他认为,财产性收入差距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甚至是根本原因,可通过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为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提供条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可以把农村土地出让金转变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杠杆。他建议广东尝试建立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通过空间调节来满足珠三角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在以城乡融合带动乡村振兴方面创出新经验、当好领头羊,努力成为全国率先实现乡村振兴的示范省。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广东已形成农业工业化的突出优势,在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乡村振兴时应重在发挥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发展的突出优势,加快推进农业工业化进程,通过推动农业与制造业和数字经济的融合,进一步形成农业工业化的国际竞争力,通过综合改革的方式推进制度集成创新,以形成完善的农业工业化制度安排,奋力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310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