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大农业,小农业,总少不了机械化

   2021-11-22 一起葡萄贾磊6820
导读

第三次来到农机展,很明显地感觉到展会的变化,大型机械参展数量明显下降;小型机械的功能明显更全面;机械动力不再是以柴油为主,新能源已经占很大的份额;智能化和大数据分析应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广了。这些并不是偶

第三次来到农机展,很明显地感觉到展会的变化,大型机械参展数量明显下降;小型机械的功能明显更全面;机械动力不再是以柴油为主,新能源已经占很大的份额;智能化和大数据分析应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广了。这些并不是偶然的现象,看看现在的政策导向和农村劳动力结构,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农机行业发展的轨迹。



第一,政策导向和农业机械

1.最初政策支持精耕细作的高效农业,学以色列模式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切实解决了全国人民的菜篮子问题,农机也大都是大棚小型机械,手扶车做动力输出的比较多。

2.后来因为好多高科技投入农民一家一户投不起,所以政策支持现代化农场,想通过农场示范带动农民致富,于是好多示范基地和现代化设施给了基地,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有一段时间不少基地想学习欧洲模式做CSA(社区支持农业),发展的也并不理想,因为我们的国家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南北农副产品交流让我们餐桌和果盘丰富无比,而欧洲全是小国,不得不围着城市建农庄。



3.再后来学习美洲模式,支持土地流转,支持农场化大农业,所以农机合作社得到了大型机械补贴,机收机种甚至带烘干已经得到广泛使用,在不断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发展出适合我们国情的新模式,统种统收,代管代收,机械逐步接管了本该用人工的生产环节,花生集中摘果是最有代表性的案例。



4.现在我们的农业补贴更理性的集中在50--100亩的小面积家庭农场,多功能机械更受大家的欢迎,新动力,智能化,更符合主流。



小结:农机展会是随着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变化的,政策导向是引领社会变化的,看看农村劳动人口的变化就很容易理解。

第二,农村劳动力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1.农村50后是精耕细作农业的代表,他们20多岁的时候赶上联产承包,种地能养活全家,自然勤劳而精耕细作。但这一代人文化水平不高,年轻时很难成为农业科技的践行者,现在年纪也大了,身体好的打点零工。
2.农村的60后是高效农业的主力军,他们20多岁时,赶上80年代的城市化,进城干建筑能建大瓦房娶媳妇,建筑机械化后,他们有家有口,选择回村种果树和大棚,发展高效农业,小型农机就是为这一代人设计的。



3.农村的70后喜欢打工和加班,他们20多岁赶上中国制造崛起,当年上流水线收入可以在县城交首付,随着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智造,缺少知识储备的这部分70后回村务农,他们有钱买机器,有经营合作社的思路,农业产业化的主力就是这批人。大型农业机械也是这批人购买和使用的。



4.奔四的80后赶上高考扩招,知识量比前面几代人大得多,只是干农活太少了,目前农业领域这个年龄的操作工断层。



5.家庭农场大都合作社中脱颖而出的60后,70后和80后,这批人务农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资源,响应政策做家庭农场,可以说家庭农场是合作社中的实干派,滥竽充数的很少。这些家庭农场需要的机器能拉着走不推着走,细活能坐着干不站着干,粗活能用机器就不用人。当然遥控和电动最好!



第三,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

未来几年农业的主力无疑是家庭农场,是70后和80后,这批人整体的知识水平比他们的父辈高很多,更容易接受和应用新技术。我们大胆地设想:

1.50--100亩的设施农业会在高效农业地区占据主导地位,一大批中青年农场主也可以西装领带出入星级宾馆洽谈业务。



2.新能源机械得到国家补贴,应用越来越广泛,一个新能源车和当年的50拖拉机一样输出动力,挂接好多功能辅件,旋耕,开沟,打药,除草。施肥... ...,辅助小型的功能机械。劳动力的短缺让无人驾驶机械更受欢迎,一个遥控器指挥机械干大部分农活。



3.地里的摄像头和移动的摄像头可以观测病虫害,并实时上传,而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大体知道什么病虫害,同时结合孢子捕捉器测量的病菌发展情况,手机屏幕会出现几个防治方案供农场主选择,不必拿着叶片问农资店了。



如果你觉得我在做梦,那说明你落后了,下次农机展去看看就慢慢明白了。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290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