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碳中和”目标下的农业发展方向

   2021-11-17 近距离说三农6470
导读

农业低碳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动力,也是确保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根据麦肯锡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的20%左右。2000年以来,我国农业碳排放逐年增加,已成为全球最大的

农业低碳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动力,也是确保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根据麦肯锡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的20%左右。2000年以来,我国农业碳排放逐年增加,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业排放国。就国内碳排放而言,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约占10%,仅次于工业和电力行业碳排放。农业已经成为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随着农业产业升级,如何才能实现农村碳达峰、碳中和呢?

农业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是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向全面绿色低碳转变,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也是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贯彻农业发展新理念,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转变和努力实现工作重点转移。总体来看,实现农业碳达峰碳中和,必须要着力降低碳排放,提高碳汇能力,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首先是减少排放量。农业减排不是不施肥、不打药、不养猪,而是要注重减量循环、变废为宝。中国农村地域辽阔,分布空间和自然条件差异很大。不同地区气候条件、能源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农民生活习惯也不同。农村能源利用多为低质能源,温室气体排放严重。在生活习惯方面,优化农村能源结构。在煤改电、煤改气的推动下,应加强北方地区生物质颗粒燃料、秸秆打捆直燃、沼气等技术的应用,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在条件不具备的农村地区,冬季取暖鼓励使用清洁煤炭,推广电炕等清洁能源,有效减少碳排放。在种植业方面,要优化种植结构,科学调整水稻种植面积,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科学优化水肥管理,减少耕地氮肥投入,减少稻田甲烷排放。在水产养殖领域,重点加强畜禽粪污等资源化综合利用,减轻养殖业污染。调动农户建设沼气工程的积极性,积极引导、组织和推广沼气循环利用模式,为农户提供清洁能源,沼液沼渣作有机肥,为农业提供高效有机肥。


二是提高碳汇能力。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生产力保护、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人工种草、轮作休耕、加强生态修复、人工造林、土地绿化等措施,逐步改善耕地土壤质量,增加农田和山地草甸林地的固碳能力,通过增加农田草地林地的有机质,增加温室气体吸收和二氧化碳固定能力。

三是推动可再生能源替代。“十四五”期间,国家按照绿色发展要求,重点加强农村能源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及综合防治、强化农业生态保护及修复、着力打造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同时在农村能源资源利用方面重点支持生物质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利用。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解决制约农业绿色高效发展的节水增效、农业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农村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尾菜收集处置等关键技术难题。通过沼气工程,充分利用秸秆、畜禽粪污等生物质加工转化为生物天然气,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燃烧发电,有效抵消生产生活当中化石能源的排放,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285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