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七星关区:打造新型工业化强引擎 助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11-12 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230
导读

七星关区智慧温室二区大棚近年来,七星关区聚焦聚力产业发展,在提高农业的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机械化上下功夫,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推动农业全面、高效、多样、高质量发展。走进七星关区智慧温室二区大棚



七星关区智慧温室二区大棚

近年来,七星关区聚焦聚力产业发展,在提高农业的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机械化上下功夫,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推动农业全面、高效、多样、高质量发展。

走进七星关区智慧温室二区大棚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先进的滴灌系统、补光灯、轨道管轨、升降式采收车等各类高科技现代化农业设备,工人们有条不紊的工作,有的忙着采摘水果黄瓜,有的忙着打包装箱,有的忙着给瓜藤修枝……一切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这个水果黄瓜口感很好,每天的销量都很棒,我在里面打工,才有机会见到这么先进的机器。”工人张真菊一边采摘黄瓜一边告诉记者,她以前是杨家湾的贫困户,2018年搬到柏杨林来,就到大棚里打工,以为工作会很累,没想到只是日常修理瓜藤、分拣黄瓜装箱,比起牛耕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庄稼日子,大棚又先进、又环保,工作简直是太轻松,太满意了。

自脱贫攻坚完成后,七星关智慧温室二区通过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升级转型,创建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品牌,带动了一批农户实现致富增收,按照“核心示范、基地带动、服务周边”的定位,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发展“科技+农户”“科技+产业链”等新型融合体,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的农业生产技术,采用人工技术手段,改变自然光温条件,创造优化植物生长的环境。”七星关智慧温室二区大棚经理戴昆给记者介绍到,玻璃温室大棚,能够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的覆盖材料,做到寒冷季节高透明保温,夏季能够降温防苔,能够将太阳光无用光波转变为适应光合需要的光液,更加适合果蔬植物生长生产,精准把控植物所需的营养成分,由于前期引进的种子成本高,后期通过技术专家已研制出高枝迁插快繁技术,不仅解决了种子的问题,还通过扦插的西红柿苗,大大缩短植物生长周期,做到四季结果、四季采收,每亩产量是传统种植模式的3—5倍,以此促进增产增收。



七星关区智慧温室二区大棚种植的蔬菜

据悉,七星关区智慧温室大棚生态农业科技产业园作为一座产业链完善、体系健全、三产合一的专业农业产业园,总投资超过2.5亿元,温室玻璃大棚、冷藏室、污水处理厂、样板房2019年已建成正式投入使用,截至目前,种植了4.6万平方米的水果黄瓜,日产量达到5000斤,总销售量超过100吨,总收入在500万以上。

在七星关智慧温室二区仓储房,四五十名工人统一着白色工作服,戴着口罩,熟练地从传送带上拿下黄瓜,麻利地分拣,并将其标秤、装箱、密封、入库。

“我们采用双重处理,利用水净化处理和紫外线杀菌处理,生长在椰糠里,从比利时引进1000余只雄蜂进行授粉,全程生物防治病虫害,以此来确保黄瓜的口感。”戴昆说,气温通常保持在25到30度之间,分别销往贵阳合力超市和永辉超市、四川、深圳等地,同时,还积极利用互联网开展线上销售,利用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拓展销路,增加销量。

“上班有一年多了,一天100元钱,里面包含生活,老板也很好。”今年37岁的陈艳说,家住柏杨林街道,这里上班不仅离家近,还可以照顾孩子和老人,家里有4个孩子,最小的只有9岁,最大的今年读高一,每月下来收入在3000元左右,工作也很轻松。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280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