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陕西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郑芸瑄带队一行5人莅临罗敷镇桥营村、竹峪村、上营村调研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华阴市副市长秦永亮、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汪前进、罗敷镇镇长王伟及镇有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郑芸瑄一行先后前往罗敷镇桥营村鲲鹏种植合作社,竹峪村经济合作社入股的华阴市万惠工贸有限公司,上营村产业基地,通过实地查看、查阅资料、座谈交流等方式,详细了解罗敷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罗敷镇坚持“沿山、沿水、沿路”的系统发展原则,以“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为目标,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发展结构和布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势乘便,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形成了“一区两带一长廊”的产业发展布局,“一区”即华阳生态产业经济区,形成了以金岩村的华阳豆腐、冷水鱼,瓮岔村的秦岭松花土蜂蜜,塬头村的高山反季大樱桃、中草药种植,川街村的华山松、核桃等原汁原味、原生态、无污染的特色产业,远近皆知,前景可观。“两带”即310国道沿线的加工产业经济带和北赤路沿线的设施农业经济带,依托310国道沿线的交通优势,及华鑫特钢、华能秦电的带动优势,竹峪村采取村集体经济出资,股民融资等办法,筹资260万元入股聚鑫商贸的废旧钢渣处理项目,占股10%,预计年收益不低于30万,2020年7月底竹峪村进行了现场分红,分红约17.9万元。罗敷村和横阵村利用罗敷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和园区物流,依托华能秦电的工业废气,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形成了两个大型腐竹加工企业,目前两个企业已运转1年有余,运行良好,收益可观。北赤路沿线形成了以桥营、托西、五里、上营、仁和村为主的设施农业基地,共建有各类大棚150余座,以种植大棚草莓、樱桃、吊篮西瓜等为主,形成了一定产业规模,尤其是桥营村村集体筹资680万元,流转土地1800余亩,修建各类大棚40余座,建设100吨冷库2座,为了延长产业链,增加收益,多次研讨调研,筹资90余万元,实施了果蔬深加工项目,目前各类建设已完成,正在处于调试试运营阶段,为桥营村产业的发展,增添了发展后劲,去年7月1日桥营村进行了现场分红约18.78万元,在渭南日报等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一长廊”即秦岭北麓沿线万亩特色经济林长廊。花椒、核桃、红油香椿产业基地功能不断完善,市场前景较好,依托香椿基地,进行香椿加工,延长产业链,深挖附加值,品牌效益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