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西德农业政策有几个阶段?分别是什么?

   2021-10-09 七星财经210
导读

对西德农业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调节的发展进行分析表明,西德农业政策的所有各个方面最终归结起来就是,全力加速资本主义集中过程,以便在农业生产中采用工业的方法,并使农业结构适应西德其他的经济部门和全欧标准。

 

对西德农业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调节的发展进行分析表明,西德农业政策的所有各个方面最终归结起来就是,全力加速资本主义集中过程,以便在农业生产中采用工业的方法,并使农业结构适应西德其他的经济部门和全欧标准。但是,在不同的阶段,当实际贯彻这种政策时,情形又各不相同。

在西德的农业政策中,或多或少还是明显地可以分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战后至六十年代中期;第二阶段:包括六十年代中期至今。


在第一阶段,一直到1953年以前,官方曾宣布:“西德农业结构基本上是由土地面积大小不等的农户所组成的,它是健康的和合理的混合”。这样声明的目的首先是要造成一种社会舆论,即似子在西德不需要实行土地改革,而这种改革实际上也确实被破坏了。

此外,为了恢复被战争瓦解了的经济,需要动员现有国内的一切资源,首先是农业。在当时的那些年份里,垄断资本也关心扩大农业生产,减少食品进口,指望把菲薄的外汇储备用于购买工业原料和设备,以便更快地恢复自己在资本主义市场上的地位。

限制食品进口和国家补助金的结果是农产品产量的迅速增长,在1951/52年度已超过了战前水平。


从1953年开始,官方已承认农业结构的“不健康”性,并且谈论必须对此进行改变和改善。例如,1953年10月,当时的西德总理阿登纳声称:“农业结构的现状乃是主要困难的根源。

在1400万公顷可利用的农地面积中,有700万公顷即50%是如此零碎分散,以致使目的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农业机械化成为不可能。大多数小农户由于得不到足够的、条件适中的贷款,无力扩大生产,从而也就不能成为有生命力的农户。必须改变此种状况”。

1953年,正式宣布了在其后的15-20年内改革西德农业结构的政府措施计划,即后来著名的“吕布克计划”。要实现该计划,不仅有赖于农业部门的内部潜力,而且也有待于国家对农业的补助。农民的家庭农场成了所有农业结构改革问题的中心。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227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