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聚焦特色优势产业,持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25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就我市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和成效进行了发布。
近年来,我市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生产连续9年跻身全国百亿斤粮食大市行列,蔬菜、肉蛋奶等重要农产品产量均位居全省前列,特别是今年“三夏”期间,我市小麦收获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同时,我市围绕壮大强筋小麦、道地中药材等10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谋划布局建设“三带七区”产业布局,并同步实施“农业产业项目突破年”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农业招商引资共签约项目49个,签约金额达214.38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90亿元)的112.83%。创建了鸡泽辣椒、涉县核桃2个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18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打造了大名花生、武安小米等14个中国特色之乡和12个河北特产之乡,蔬菜(食用菌)、中药材、林果等各类特色优势作物面积达270余万亩;全市形成了生猪、蛋鸡、肉羊和奶牛四大规模养殖优势产区,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60%以上。
同时,在农村一二三产业方面实现进一步融合发展,全市认定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21家,鸡泽县、邱县、魏县、广平县列入全国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单位。建成“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3个,“一村一品”专业村1337个。重点打造了丛台区、邯山区等8个县(区)、10个都市农业精品示范区。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有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4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51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9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