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实现农业经济规模化后,如何提升生产的经济效益?

   2021-08-30 2290
导读

所谓高产、高质、高效农业,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单位面积的综合生产率和投入产出率都高的农业。“高产”,是指单位面积土地的产量要高。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提高农产品产量,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一直是

 

所谓高产、高质、高效农业,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单位面积的综合生产率和投入产出率都高的农业。

“高产”,是指单位面积土地的产量要高。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提高农产品产量,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一直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人口增长过速,农业科技进步缓慢,农业资金短缺,发展农业的重点是增加农产品的数量。实现农业经济规模化后,才能实现生产整体的经济效益。


1978年以来,持续的农业增长从总体上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人民消费水平提高引起的农产品需求量的增长,提高我国农产品生产水平仍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高质”,是指农产品品种和质量要好,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长期以来,农业一般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农产品产量上,农业生产存在农产品单一化、质量一般化的问题。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不再满足于吃饱,而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吃好。表现在食物结构中,粮食的比重不断下降,肉禽、蛋和水产品的比重不断上升;在消费的口粮中,细粮的比重不断上升,粗粮的比重不断下降。


在农产品种类多样化需求的同时,出现了优质化的需求。在其食用消费农产品中,对营养价值高、鲜美可口的优质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高效”,是指农业的投入产出率要高,即每一单位的投入产生的价值要高。

“温饱农业”总是把重点放在粮食生产上,忽视了经济作物的生产,忽视了畜牧业、渔业的发展,从而恶化了农业生产结构。单纯追求生产,往往掠夺性地使用资源,恶化了整个农业生产环境,农业投入的产出率不高,经济效益下降。虽然农业连年丰收,但扣除价格因素,农民人均收入增长都很有限,农民依然过着贫穷的生活。


在城乡和工农业各自孤立、隔绝发展的条件下,单纯追求产量的农业还能勉强维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土地、资金、劳动力、农业的其他资源在部门间可以自由流动,比较效益低下的农业就会大量地流失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处境必然日益恶化。

由此可见,发展高效农业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增强农业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发展高产高质高效农业在我国农业发展历史上,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大转折,是进入农村商品经济大发展时期的农业自身的一次革命,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174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