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广西加强自然灾害预警预报和重大动物疫病常态化防控,广西农业经济实现恢复性较快增长,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7.9%,居全国前列。
今年上半年,广西突出抓好防灾减灾各项措施落实,积极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指导服务。截至8月中旬,广西累计有55个县378个乡镇遭受过自然灾害,累计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6.38亿元,全区农业自然灾害影响总体较轻。上半年,广西夏粮实现面积、产量、单产“三增长”,预计早稻实现丰收。
自治区党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厅厅长、乡村振兴局局长李宏庆:“上半年,我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7.9%,排全国第11;两年平均增速5.4%,排全国第5。农业经济增速实现了‘三个高于’,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于西部省区平均水平、高于6%的年度目标任务。”
下半年是广西农业生产的重要时期,也是旱涝、台风、病虫等灾害的频发期。根据预测,今年各地降水量偏少1-3成,秋季大部地区出现气象干旱的可能性较大。
自治区气象局局长钟国平:“全区各级气象部门,要继续加强频率监测,抓住有利时机,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为秋季农业生产增雨抗旱。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针对秋粮生产提供精细化的气象服务,为夺取全年农业丰收提供更有利的保障。”
各级农业部门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挖掘果蔬等经济作物增长潜力、多措并举促进生猪等畜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持续提升渔业现代化水平。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销售体系,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
自治区党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厅厅长、乡村振兴局局长李宏庆:“推动农产品顺产顺销,加快建立农产品销售监测预警机制,抓好线上线下销售队伍建设,重点做好水果、蔬菜等大宗农产品销售,确保农产品产得出来,卖得出去,卖出好价钱,让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