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打造现代农业模版 道孚蔬菜推动乡村振兴

   2021-07-23 4890
导读

绿荫葱葱、勃勃生机,一片平整肥沃的土地铺展在山谷中,吸饱水之后的莴笋在田野间舒展腰身。近日,在道孚县八美镇、泰宁镇的“美德蔬菜现代农业园区”,10余名工人正在莴笋地里施肥、除草、栽种。工人照料的正是农业

绿荫葱葱、勃勃生机,一片平整肥沃的土地铺展在山谷中,吸饱水之后的莴笋在田野间舒展腰身。近日,在道孚县八美镇、泰宁镇的“美德蔬菜现代农业园区”,10余名工人正在莴笋地里施肥、除草、栽种。工人照料的正是农业园区的主打蔬菜产品“三青莴笋”,目前已发展为道孚县重要的支柱产业,是推动特色农业发展、助力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保障。

“以前这里的老百姓主要种植青稞等传统农业作物,青稞一亩产量150公斤左右,收入也就500元到600元,村民要维持基本生活还需外出打工。”在园区上班的工人青措说道。



2019年,道孚县经过多方实地调研,决定在八美镇和泰宁镇为中心打造美德蔬菜现代农业园区,引进13家农业企业入驻,以每年每亩520元的价格流转1.1万亩土地。

园区种植蔬菜以高原天然莴笋、土豆为主,其中鸿运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的三青莴笋,以每公斤2.4元的价格远销成都、重庆、上海、广州等地,成为增收保障。



修建的冷藏库

经过两年发展,目前美德蔬菜现代农业园区单位土地生产效益达到每年每亩2492元,超过当地土地生产效益两倍以上。不仅如此,园区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成功将当地劳动力从传统种植中解放,村民在当“出租方”收租金的同时到园区打工。“农忙季园区在当地要招聘600—700人帮忙,人均月收入2000多元。淡季时,也至少有80名村民在此打工。”园区管委会主任余小波举例,2019年,泰宁镇先锋村村民就在园区挣到务工费120万元。



通过土地流转种植绿色蔬菜的方式,村民实现“家门口”挣钱,实实在在看到了致富新希望。

为更优质地发展现代农业,园区配备了加工车间,农特产品可机械化筛选、分拣、打捆装箱。同时还修建了11间冷藏库,一次性储存量800吨,开辟了冷链物流,目前运输各类蔬菜已达8000余吨。



园区主打蔬菜“三青莴笋”

除此之外,泰宁镇街村成立了合作社,依托美德蔬菜现代农业园区创建三青莴笋试验基地,目前正在加紧实验研究,准备打造三青莴笋“升级版”。待试验成功后将在全村推广,带动周边更多村民实现自种自销。

“街村合作社建立试验基地,带领当地群众积极探索一条自主播种、采摘、售卖的致富路子,让村民即学技术又增收,乡村振兴路上打响头炮。”街村支部副书记格绒洛珠表示。



美德蔬菜现代农业园区

“按照道孚县‘十四五’农业发展的规划,园区将继续坚持以‘完善、壮大、探索、提升’为导向,科学地解决好一产过量化和长时化的问题,力求在软硬件、产品产销以及品质规格上实现提升,打造出更多现代农业模板,让新兴农业在道孚拓展开,带动更多老百姓致富增收。”余小波满怀信心说。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121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