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减免百姓税收,鼓励开垦荒地,实行军屯制,明朝时期的农业良策

   2021-06-15 1550
导读

全文共1720字,阅读时间约为2分钟农业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长久发展的重点,在封建社会时期,我们也一直在提倡维护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以农业发展为根本,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明朝,专制制度不断加强

  

全文共1720字,阅读时间约为2分钟
农业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长久发展的重点,在封建社会时期,我们也一直在提倡维护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以农业发展为根本,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明朝,专制制度不断加强。

农业的发展也尤为重要,统治者实行了更加严厉的重农抑商政策,为的就是提高农业地位,增加财政收入。明朝建立之后,一直将农业放在国家发展的重心上,鼓励百姓发展农耕行业。

同时大力限制商业的发展。这样一来,可以将更多的百姓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土地上,不像南来北往的商人一般流动性太强,不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明朝的税收也主要是通过农业来获得的,所以农业发展在当时是极为重要的。


明朝初期,朱元璋也制定了许多政策,以维护农业的主导地位,大力促进农业发展的进步。受到元末常年战乱的影响,很多地区荒无人烟,土地也被荒废已久,朱元璋便实行人口迁移政策,鼓励百姓前去开垦荒地。

同时减少百姓税收,给予人们更多的优惠政策,吸引大量劳动力投入到农业发展当中。其中军屯制也是朱元璋制定的行之有效的政策,为明初的经济状况提供了保障。

大力发展农业

1、重农抑商

明朝初期百废待兴,为了迅速恢复农业生产,保障王朝的安稳运行,朱元璋决定实行更为严厉的重农抑商政策。或许是因为朱元璋幼时生活过于贫困,对唯利是图的商人早就心怀不满。

所以明初重农抑商政策力度之大远胜历朝历代。朱元璋此举也是为了将农民限制在自己的土地上,减少流动性过强的商人群体,便于维护统治。


2、鼓励人们开垦荒地

受到元末战乱的影响,很多土地辽阔的地区人烟稀少,留下了很多荒地。为了将这些尚未被开发的土地利用起来,朱元璋决定将人口密集地区的百姓迁移过去,发展当地的农耕行业,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但是很多荒地原先都是有主人的,迁移过去的百姓难免疑惑,我们耕种的土地到底归谁所有?对此,朱元璋也给出了合理的答复,只要百姓迁移过去拥有了自己的一片土地并已经开始耕种,那么谁耕种,便归谁所有。

若是将来土地的旧主人回来了,便在原先的土地附近找同等面积的土地还给旧主人便好。如此一来,很多早就受够了成为佃户的百姓纷纷加入其中,同时朝廷也会负担他们的路费和其他开支,开垦荒地的行动便浩浩荡荡地展开了。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79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