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章继刚:拓展农业新经济发展路径,推出更多创意农业新产品新场景

   2021-01-29 2570
导读

发展创意农业、振兴乡村文化,是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抓手。坚持以生态优先、共建共享、全域发展等理念创新发展创意农业,以创意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发展,推动“农业

发展创意农业、振兴乡村文化,是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抓手。坚持以生态优先、共建共享、全域发展等理念创新发展创意农业,以创意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发展,推动“农业 ”向“ 农创”转变,实现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发展创意农业要把握农业农村发展新变化,融入乡村生活众多场景,在现代都市农业上有新发展、现代城乡形态上有新探索、现代农民培育上有新突破,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把发展创意农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培育创意农业产业链要体现乡村特色、传承文化风貌,带动村民文明素质提升,建设美丽幸福家园;要聚焦细分领域大力引进农业专精特新“隐形冠军”,更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市场需求。要大力推进推动农产品全链条、全周期数字化改造,推行“合作社+农户+数字技术”模式,发展数字田园、数字果园、数字牧场,推动农产品优质优产,促进传统农业向创意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引领农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变革升级。要深刻把握农业科技创新趋势和产业形态演进规律,胸怀全局、放眼国际,深化拓展农业新经济发展路径,努力推出更多农业新产品新场景。

0.5万亩精品果蔬生产区、1.2万亩特种水产养殖区、3万亩优质水稻生产区架构起创意农业三大主导产业,2020年江苏省宜兴农业小镇杨巷集聚了11家稻米加工企业、2家省级龙头,还带动了当地3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安置就业,杨巷稻米成为了个性鲜明、优势明显、利益共享的产业化联合体,杨巷描绘“未来农业”优美发展新图景。番茄小镇玩出了生态旅游新花样,科普周、插秧节、稻草节等内容丰富,成为了当地创意农业观光游排头兵。因为营造“稻田画”“最美油菜花田”“最美麦田”创意景观长廊,声名远播的杨巷镇江南米道、田园牧歌(杨巷)城乡综合体等一批一二三产相互渗透融合的创意农业业态逐渐成熟,土地产出增溢日益明显。

成都市郫都区全力打造战旗村全国乡村振兴示范窗口,引领全区乡村振兴“走在前列、起好示范”,探索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改革创新、产业兴旺、文化塑魂、交流合作”的融合共享内生型乡村振兴之路,被列入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先导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区等,荣获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区等多项荣誉。唐昌镇平乐村以唐昌国家农业大公园为依托,大力推进君平故里景区建设,先后获得“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村镇”“水美乡村”等称号。安德街道棋田村创新探索“共享田园”模式,建立健全新村民“引进—管理—退出”整套机制,以点带面构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破解了乡村振兴“人地钱”瓶颈制约。

三道堰镇古城村以建设空间优化布局美、生态宜居环境美、乡土特色风貌美、业新民富生活美、人文和谐风尚美、改革引领发展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为目标,打造“中国鸟笼第一镇”和“古城鸟笼产业化发展基地”,创建集花鸟鱼虫乡村集市区、匠心工坊聚落区、古蜀遗风展示区等为一体的乡村文旅产业公园,擦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招牌,以特色产业项目推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快速增收致富。

在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大力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乡村,保护好、传承好耕读文明和乡土文化等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云舍村成立土家民俗博物馆、乡愁馆和旅游商品示范店,创办6家精品民宿和37家农家乐,从原生态的自然民族村落到成功转型为国家4A级景区的小村庄,辐射带动周边太平社区、岑忙村、江村、梭家村的贫困户359户1121人脱贫,带动就业群众达1.5万余人。2020年,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中,贵州有26个村上榜,而在2020年世界旅游联盟发布的100个旅游减贫案例中,贵州有10个案例入选。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依托全区40万亩林竹资源,布局建设西蜀熊猫竹海现代竹业产业园区,持续扩大生猪、食用菌、果蔬、雅鱼等绿色有机农产品种养规模。雨城区坚持走“绿而美、绿变金”的绿色发展之路,以草坝、多营“两大卫星城镇”为重点,发展以“体育+”产业为主导,以上里、碧峰峡、周公山、望鱼“四大文旅重镇”为支撑,立足茶马古道和大熊猫“两大世界级资源”,建成森林康养游步道、生态农庄、康养庄园、森林别墅、森林疗养等基础设施,发展壮大农旅融合新业态。雨城区成功打造了碧峰峡景区、上里古镇、中国藏茶村、红豆相思谷、万森康养庄园、周公山雲憩林庄、孔坪百竹园、中里雷竹园等一批适宜森林游憩、休闲、度假、疗养、保健、运动、养老的森林康养生态旅游景区。

从川西林盘、国际陶艺村、网红竹艺村、音乐小镇,到乡村书院、田园综合体、火锅特色街区、稻乡渔歌、民宿产业园,咖啡飘香,田野秀场,小桥流水,在美丽的绿道林盘漫步,和朋友晒着太阳聊着天,这便是成都人最惬意的生活场景。“十四五”期间,成都将全面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成都注重需求侧管理,积极服务构建农业新发展格局,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注重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发展创意农业和乡村旅游相结合,营造创意农业产业培育的新机会、消费升级的新场景、品质生活的新体验。

成都依托生态场景叠加生态体验、文化创意、生活美学、体育运动等新兴消费功能,以商业化逻辑创新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以场景化营造释放城乡投资机会,以产业化思维抢占创意农业新兴市场风口,定期发布幸福美好生活应用场景和机会清单,形成策源领先的独特竞争优势,让乡村更有温度,让企业市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成都市邛崃以古城片区为承载提升城市历史品位,塑造出独具临邛遗风的古城名片;以龙门山生态价值转化示范区为引领,以策划建设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览园抢占先机,打造文旅IP创意点;以EOD模式推进白沫江水美乡村示范带建设,强化在价值转化中推动产业塑造,构筑“两翼”强化城市发展支撑。成都持续建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不断提升成都全球竞争力、辐射带动力、城市承载力和城市话语权,提升创意农业高端要素运筹能力,打造世界优美乡村。成都加快转变城乡规划价值选择、乡村建设人文表达、城乡融合发展优先逻辑,凸显天府文化特色,厚植包容和谐、美丽宜居、充满魅力的品质优势,推动现代化新天府美好图景走向世界。

成都率先提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把场景营造作为创意农业优美生活方式,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塑造国际合作新优势,开创城市和谐发展新局面。成都重塑转型发展新动能,拓展永续发展新空间,全方位提升城市能级,全方位变革发展方式,全方位完善治理体系,全方位提升生活品质。成都全方位变革乡村发展方式,加快构建创新创意、开放共享的创意农业产业生态圈和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产业功能区以及多元复合、创新驱动的高品质科创空间。成都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重点打造策展式新零售和沉浸式体验式城乡消费场景,培育壮大绿色消费、数字消费、定制消费等新兴业态,实现优势乘数叠加、短板互补消融,建设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高能级共同体。

成都加快形成创新主阵地和转型新动能,推动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聚焦前沿医学、区块链、航空航天等领域,打造世界级大科学装置集聚区、未来产业先导区和全国科技体制改革新特区。成都加快构筑改革主战场和环境新优势,创新包容审慎的市场监管制度,率先树立公平稳定可及的营商环境先行标杆。成都突出生态宜居,不断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加快建设现代乡村文明,注重培养和吸引人才,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建设与世界文化名城相匹配的美丽乡村。

大力打造一批创意农业中央公园和创意主题农园,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乡村创意功能和竞争优势,成都加快建设城市新中心和市民新家园,引导培育“头部引领、腰部支撑、链式互补”的创意农业产业发展共同体,建设引领高品质生活的“未来之城”、彰显城市温度的“幸福之城”、成就人生梦想的“理想之城”。

成都以新理念谋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新举措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彰显乡村产业兴旺之美、自然生态之美、文明淳朴之美、共建共享之美、和谐有序之美,努力绘就新时代创意农业新画卷。

本文由章继刚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转载或者引用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章继刚总主编:《全国创意农业精品教材暨乡村振兴丛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参考文献:1、章继刚:《田园革命》,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2、章继刚:《创意农业学》,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7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