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农产品出口额位居世界第二 荷兰缘何成为农业创收大国

   2022-09-15 参考消息3080
导读

参考消息网9月15日报道《日本经济新闻》网站9月13日发表理竹内康雄和千叶大史的文章,题为《荷兰农业创收能力是日本、美国的150倍》。全文摘编如下:荷兰国土面积与日本的九州不相上下,但农产品出口额却位居世界第

 

参考消息网9月15日报道《日本经济新闻》网站9月13日发表理竹内康雄和千叶大史的文章,题为《荷兰农业创收能力是日本、美国的150倍》。全文摘编如下:

荷兰国土面积与日本的九州不相上下,但农产品出口额却位居世界第二。这一成果缘于为在有限耕地上高效产出高附加值农产品而付出的巧思和努力。荷兰国土面积虽小却能成为农业大国,原因是其致力于研究开发、扶植初创公司并不吝引进尖端技术。

7月中旬,荷兰的农业代表团访问日本。代表团此行主题是技术革新,以机器人在农业中的应用为中心,就节省人力问题与日本政府和民间代表进行了交流。荷兰农业、自然和食品质量部官员指出:“对于物价、劳动力成本都高的荷兰和日本来说,利用机器人是共同课题。”

国土面积不大,气候也不严酷,这一点日本和荷兰非常相似。但是,两国农业的竞争力却存在很大差距。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称,2020年荷兰农产品出口额为1009亿美元,虽然不及美国的出口额(1479亿美元),但超过了巴西出口额(852亿美元)。根据荷兰中央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荷兰农产品出口额比上年增加9%,达到1047亿欧元,创历史最高纪录。

如果从国土面积来简单计算,荷兰通过农产品出口,平均每平方公里可以赚取240万美元左右,这大约是日本和美国的150倍。

荷兰并非一开始就是农业出口大国。上世纪80年代,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南欧的廉价蔬菜和水果大量涌入荷兰,使该国农民大受冲击。以此为开端,荷兰政府和民间共同向追求生产率和效率的农业转型。

荷兰成为出口大国的主要原因是,专注于盈利能力强的农产品。郁金香等花卉是荷兰的主要出口产品,而西红柿、辣椒等蔬菜也非常有实力。如果专注于培育少数农作物,就容易进行技术开发和积累经验。

荷兰的塑料大棚比日本的更大,非常引人注目。西红柿和辣椒主要通过温室培育方式来种植,其中蕴含着最先进的技术。如果利用塑料大棚,就更容易运用设备,从温度控制、灌溉到收割,都有可能利用机器人来完成。

据说荷兰农民面对电脑的时间要比待在大棚里的时间更长。最近还开始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判断何时施肥、施多少肥。现在荷兰平均每个单位面积的西红柿收成是日本的7至8倍。

支撑技术革新的是以东部瓦赫宁根市为中心的“食品谷”。联合利华、达能等1000多家跨国食品公司和研究机构聚集于此。占据中心地位的瓦赫宁根大学不仅从事研究,也加入产业界、学界、政府的合作,并对初创公司提供支持。

“企业相关人士每天都在出入大学”,荷兰农业、自然和食品质量部官员说。很多研究室都在讨论从生产到加工、流通的广泛话题。大学还支持毕业生创业,最近选择对开发室内草莓收获机的9家企业进行支持。

荷兰每年农业预算约为20亿欧元,最近四五年增加了一倍以上。10%以上的预算被用于研究开发。目前农业领域也需要应对气候变化,所以荷兰正对研究开发倾注更大力量。

荷兰农产品出口对象大多是德国、比利时、法国、英国等邻国。向欧盟成员国出口,不用征收关税,也没有繁琐的手续。与岛国日本相比,荷兰所处地理位置优越。但是,法国和德国也是著名的农业大国,由于国土陆地相连,这些国家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熟悉农业政策的日本农林中金综合研究所研究员一濑裕一郎指出:“荷兰重视农业革新措施的态度,对于产业界、学界、政府的合作不可或缺。日本开展这方面工作的预算还不充足。”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475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