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估农业农村现代化程度?今日(6月6日),潍坊市人民政府和北京凯德现代农业科技研究院共同举办的《潍坊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下称《指标体系》)发布会在京举行,至此,山东乃至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之路将继续延伸,衡量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有了新的参考体系,潍坊经验也将作出新贡献。

6月6日,《潍坊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在京发布,发布会上潍坊市委书记田庆盈致辞。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领先近300地市 率先发布指标体系
“潍坊版的《指标体系》,是全国近300个地市中第二个制定、建立、发布、试行的,在山东省,这是第一个。”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春生在发布会上指出,这是一项具有创新性、开拓性的工作,从客观的角度来看,潍坊通过标准体系的实施,先行一步创造经验,为国家整体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提供学习借鉴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新京报记者获悉,《指标体系》框架设定为农业生产现代化、农民生活现代化、乡村生态现代化、乡村文化现代化、乡村治理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等六个领域,制定三级指标,区分市、县、镇3个行政层级,总体形成“六三三架构”。其中市级评价指标体系由6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组成。指标根据国际发达国家标准、国内先进城市地区标准和潍坊特色标准,设定“潍坊市农业农村全面现代化水平”目标值,测算出一个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程度的综合评分。其中,0-60分为发展起步阶段,60-80分为转型跨越阶段,80-89分为基本实现阶段,90分及以上为全面实现阶段。

发布会上,专家就《指标体系》致辞发言。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现场,北京凯德现代农业科技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院长李继凯介绍,根据测算,2020年潍坊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得分为65.55 分,属于转型跨越阶段。到2025年综合得分预估为81.28 分,进入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阶段。
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
山东省政府副省长曾赞荣在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山东省主动扛牢农业大省责任,全力推进农业稳产保供。在去年,山东省粮食总产、单产双创历史新高,总产达到1089.4亿斤,连续7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0190.6亿元,成为全国首个突破万亿元大关的省份。“而潍坊是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全国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农业农村发展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曾赞荣提到,2020年,潍坊全市农业总产值1038亿元,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强。他表示,作为山东省的农业大市,潍坊在农业产业体系、生产经营体系、乡村建设与治理等方面均具有较为坚实的基础,探索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和发展路径,潍坊有条件、有优势。《指标体系》设置定位高、标准高,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潍坊特色,将为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树立榜样。
潍坊市委书记田庆盈表示,进入新发展阶段,潍坊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发挥《指标体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创新提升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组成的“三个模式”,加快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努力探索有潍坊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