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约37.8万平方公里,耕地只有8272万亩;人口约1.3亿,农业人口不足200万人(日本2016年农业结构动态调查结果显示,截至今年2月1日,日本农业人口较上一年度减少8.3%,降至192.22万人,其中7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农业人口将近一半)。
然而日本不仅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而且农业的整体生产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更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居世界第一。
日本四面环海,山多地少,耕地分散,不利于农业发展。
但聪明的日本人自有其解决之道:其一是政府补贴&农协组织管理,其二是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其三是精耕细作以质取胜。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日本的现代化农业。
“农协”的推动
为了克服农户经营规模狭小的不利影响,日本政府在1947年11月颁布了《农业协同组合法》,建立起全国性集体经济组织“日本农业协同组织”(简称农协),逐步形成了以农村基层农协、都道府县农协和农协中央会为主的从政府到地方的“农业协同组合体系”。
日本政府就开始实施针对农业的特殊优惠政策,不但对农民生产给予高额补贴,还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消除城乡差距。
农协极力维护农民权益,为农民提供包括生产资料供应、销售、生产指导、仓储运输、金融、保险、农业信息及福利文化等综合性服务,通过其遍及全国各个角落的机构和广泛的业务活动,同农户建立起各种形式的经济联系,在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起着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农协在技术指导、推广等多方面的事务都是免费进行的。
日本农协的全名叫农业协同组合,简称JA,日本境内乃至全球出售的日本农产品,只要包装上有JA字样,就意味着安全。
除了食品安全监管,农协还承担组织农业生产、农产品交易、物流运输、银行贷款等职能,并负责将政府补助分发给农民。如今,农协已成为连接农民生产和消费者日常生活的重要桥梁。
高水平机械化
美国可以走大规模机械化发展道路,但日本不行。
人多地少的国情和土地制度决定了日本不得不采取特殊措施。山地多,就设计适合山地的小型机械;水田多,就设计出从水田整地、育苗、插秧、收割到烘干的全程化机械;小而散,就设计是个小家小户独自耕作的小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