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开始看农业项目了,出手却不多。因为从DPI角度讲,这其实不是一个好的投资方向,但是一个长坡厚雪的赛道。”
国家战略往往能带来大的投资机会窗口。农业作为第一产业,体量大,重要性不言而喻。近一年来,在消费降温、科技投资趋于理性的环境下,市场中可投项目似乎越来越少,不少机构纷纷开始“另辟蹊径”,将眼光放在了田间地头,“麦田里的投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
仅今年上半年,在各家机构都收紧口袋珍惜子弹的环境下,农业领域仍有超过70起投融资事件,资金总额超过100亿人民币,包括育种、养殖、农药等在内的三农项目都获得了不少资本加持。不少投资人都对外表示,农业具有巨量的资源和市场,是投资的“蓝海”。
不过,有意思的是,看似热闹的农业赛道,却隐藏着另一面苦楚,不仅有投资人和创业者的双方不理解,相互埋怨,还有各种不专业的人和事儿,似乎正在搅乱这个所谓的新市场。
一方面,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业行业发展,在政策引导下,包括社会资本、产业资本以及国资背景的资本都在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资力度。但另一方面,市场中即便活跃着不少看农业项目的机构,但仔细分析,多数还是依赖于原有的“科技”属性,比如从原来新消费、教育、TMT、医疗等不同赛道转型过来的投资人。而且农业投资周期长、见效慢,搞得一些人既想投又不敢投。
当下,中国农业投资,可以说是呈现出了明显的“冰火两重天”的割裂感,“不专业”似乎也成了很多投资人的标签。
01 创业者和投资人,相互嫌弃
“很多资本来调研项目,但根本就不懂。这种无知无畏就让他们产生出了很多轻视的想法。”面对某项目育种项目创始人的吐槽,投资方也十分委屈。“多种因素利好下,农业创新型企业获得了更好的成长环境。不少机构也纷纷重视农业投资。但有些创始人就是受到暴利诱惑的冲动,没做功课的情况下,就贸然冲进来创业。项目根本不靠谱,没有竞争力。”
IT桔子数据显示,2019-2021年,中国农业领域共发生489起投资事件,对应投资规模分别是302.6亿元、324.7亿元、364亿元,资金规模呈现上升趋势。截至2022年6月,今年农业投融资事件超过70起,通过风险投资、战略投资、并购等资金流入超过100亿。除了传统种植、养殖领域,在农业大数据、无人农机、生物育种等领域资本也有广泛布局。如一年内落地两轮融资的一站式智慧养羊方案提供商中科智牧,智慧种植决策服务商爱科农等。
今年以来,在TMT、工业、互联网等赛道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农业被视为另一个机会窗口。此前许多关注其他赛道的投资人纷纷研究起农业,各类看农业的媒体报道层出不穷。
农业虽然是个好赛道,可是投资农业并不易。
投资人得清楚农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农用器械,各家循环水养殖技术做到什么程度,水产养殖产业的原有问题出在哪里?农药残留问题如何产生,补偿的效率为何不高,鱼苗的孵化率,水花的管理能力为何不行,原来的循环水养殖中能耗水平在什么程度?“农业看似简单,但各种各样的规矩一样不少。就像种子的不同播种时间、密度和深度,以及施肥量等都会影响生长。”某机构投资经理刘成伟最近告诉记者最近他正在研究一个育种项目。
“现在市场上很少有机构成立专门的团队看农业,多数是兼职的。从产业链条看,机构布局都侧重于上游的科技端和下游的食品端,因为无论是盈利能力、行业壁垒还是集中度都有较大空间。如果考虑到产业周期和投资回报,大部分投资人还是会考虑主流的高科技项目,中游的种养殖环节布局还是相对较少。”
布局农业赛道的机构,包括高瓴、红杉、IDG资本、源码资本等,但一众VC/PE少有专注投农业的投资人,主赛道还是更加偏向于科技投资,几乎没有机构专门设立的农业投资组别,多数还是依赖于原有科技或医疗主赛道的旁系来看项目。
比如,在农业科技频频布局的高瓴创投,在农业智能化领域领投了致力通无人机、机器人等先进技术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极飞科技,以及关注精准种植农业的大数据平台爱科农,还有养猪产业智能化管理服务提供商睿畜科技。
再比如也是更加关注“科技农业”项目的金沙江创投和真格基金投资了智能农机设备研发商千木知微,IDG资本投资了科技育种的初创公司中农美蔬和迈泽裕丰。毅达资本虽然单独投资了农作物育种服务提供商科腾生物和定位于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制造甜菊糖苷的盈嘉合生,但其内部还是坚持主要布局科技,农业上的投资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