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深刻总结了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指明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方向,擘画了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独特的中国国情、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历史进程,决定了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可能也不应该照搬西方现代化那一套,而必须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是指导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思想理论武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坚持以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丰富和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丰富和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紧紧抓住五个要点。
一、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首要目标是保障粮食安全和社会安定
西方现代化的首要目标是经济发达。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当然也要经济发达。但我国人口规模巨大,必须把“安全”“安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没有饭吃、没有稳定,什么也干不成。所以,首要的是确保“粮食安全”“社会安定”,这是比“经济发达”更加迫切的要求。把这个目标要求落到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上,就是要绝对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绝对保证乡村社会和谐稳定,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和支撑夯牢夯实。工作推进上,重点要抓好两个方面。一是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大力推动以种业创新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创新,不断强化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设施支撑和以农机为重点的农业装备支撑,健全农民种粮有收益和地方抓粮不吃亏的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二是要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确保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平安稳定。要全面加强乡村基础建设,健全完善乡村公共服务,充分发挥乡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乡村各类社会经济组织的积极功能,全面拓展乡村治理内容、治理方式和治理手段,让乡村基本具备现代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中心任务是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民共同富裕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更不是社会主义。区别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最鲜明的标志,是实现少数人富裕和少数地方富裕,还是实现最大多数人富裕和最大多数地方富裕;是无视经济社会发展悬殊的差距,还是努力构建起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的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最大多数人民谋利益、谋幸福。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也必须落实以农民为中心的发展,为最大多数农民谋利益、谋幸福。工作推进上,重点要抓实抓好两个方面。一是要把鼓励农民多劳多得勤劳致富,作为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第一要务。没有农民富裕,就谈不上共同富裕。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就业创业环境,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乡村产权体系,支持引导农民盘活土地、生态、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广辟创业就业空间,拓展就业增收渠道,不断增加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二是要把最大多数农民过上好光景作为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第一准则。通过鼓励先富带后富,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健全完善农民收入支持和生活保障政策体系,确保最大多数农民全面参与现代化进程、充分分享现代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