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质量发展成为各行业、各领域必须遵循的根本要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和主题,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农业科技现代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高质量推进农业科技现代化,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农业科技现代化多主体相互协作、多要素相互作用、多环节相互衔接的动态发展特征,全面提升农业科技现代化质量水平。
加强中国特色农业科技现代化理论研究,以理论创新驱动实践创新。高质量推动农业科技理论创新,一要基于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良性互动的视角,进一步树立科学导向,始终坚持理论研究在农业科技现代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二要基于农业现代化与科技现代化交叉融合的视角,深入挖掘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内涵、外延和本质特征,深刻阐释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实践方向、推进路径,回答好农业科技现代化“是什么”“怎么做”等问题。三要基于学理性与应用性有效衔接的视角,充分发挥相关智库平台作用,促进理论创新向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和举措创新的转化,增强农业科技现代化实践创新的理论驱动。
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农业科技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农业基础设施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的重要支撑,高水平的农业基础设施,是高质量推进农业科技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当前,基础设施建设仍是农业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加强的领域,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不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科技现代化,要深入实施强基工程,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坚持不懈做好“打基础、增功能、利长远”工作,提升建设质量水平和覆盖率,为高质量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深化农业科技基础研究,增强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科技创新的源头在于基础研究,没有基础研究的高质量发展,农业科技现代化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质量推进农业科技现代化,要切实尊重科技发展规律,不断提升农业基础研究水平,从源头上奠定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要从资金投入、政策支持以及科学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构建等方面,努力形成系统化、长期稳定的基础研究支持体系,强化基础研究保障力度。要着力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各类创新主体联合与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与特长,打造集成创新链,增强农业科技创新合力。要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更加紧密结合,形成以应用研究带动基础研究导向,促进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的高效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