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二十三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农博会”)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圆满结束,此次农博会共吸引了4078家企业,16000余种产品参展,产品涵盖整个农业行业。相较以往,此次农博会的参展产品明显出现了以下趋势:品牌化农特产品指数级增多,以及行业数字化服务深度广度增加。非常契合这次“品牌引领现代农业,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主题。
品牌化战略,农业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
为期5天的农博会,举办了20余场活动,其中不少与品牌相关,无论是官方下场,还是企业登台,都与“品牌”息息相关。神户牛肉、伊比利亚火腿、帕玛森芝士、拉菲红酒等品牌珠玉在前早已蜚声国际,这些成功的经验,也给我国农业产品提供了优秀模板。
早年间,农特产的品牌化遇到的旧问题之一就是标准化,同样一块地、一片果园、一个养殖场出来的产品,在品质、品相上参差不齐,在线下交易时,品控基本靠“脸熟”,一旦开始往线上转移时,面对更大的市场,这个模式就很难维系,也很难形成规模。
因而,在湖南做农业B2B服务的惠农网在建立之初就开始致力于去解决这个旧难题,在做好撮合供销信息之余,将服务上行至产地,从种苗选取、供应,农技专家的资源整合后对生产种植的指导解惑,到品控标准和溯源系统建立,再到产品品牌化打造,对品牌进行包装和市场营销,以及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产业服务体系,真正意义上的产销一条龙,给了产品不“翻车”的底气。一个优秀品牌的打造,需要的是标准化的品质、体系化的运营,以及立足长远的考量。
随着服务经验的增加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惠农网获得了全国80多个县域政府的信任,深度协助各地政府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等近百个。靖州杨梅、麻阳冰糖橙、中方刺葡萄、南县稻虾米、崀山脐橙……,以及此次农博会获得“最受欢迎农产品”的桂阳和米均在市场上有着优异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