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赣鄱沃野新画卷——江西农业发展成就掠影

   2022-11-04 新浪网580
导读

金秋时节,稻浪滚滚,瓜果飘香,赣鄱大地再次唱响丰收欢歌。行走在乡村田野间,干净整洁的美丽村落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纵横交错的硬化路蜿蜒在群山中,错落有致的产业大棚点缀在希望的田野上……一幅百姓富、生态美、

 

金秋时节,稻浪滚滚,瓜果飘香,赣鄱大地再次唱响丰收欢歌。 

行走在乡村田野间,干净整洁的美丽村落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纵横交错的硬化路蜿蜒在群山中,错落有致的产业大棚点缀在希望的田野上……一幅百姓富、生态美、产业兴的多彩画卷铺陈在这片生机勃发的红土地上。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全面贯彻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从2012年到2021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2359.9亿元增加到3998.1亿元,增长69.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103.4元提高到1.8684万元,增长130.6%。国家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连续4年被评为优秀等次,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先后3次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先后4次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占全国2.13%的耕地,却生产出3.21%的粮食,承担着年外调粮食100亿斤的重任,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持续作出了卓越贡献。这,就是江西! 

十年来,赣鄱儿女没有在功劳簿上躺平,而是踔厉奋发、赓续前行,全省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430亿斤以上。2021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5659.3万亩、产量438.5亿斤,越来越多的“江西粮”出现在“中国碗”里。 

“今年又是一个大丰收,太不容易了。”省农业农村厅工作人员纷纷感慨。 

倒春寒、病虫害、洪涝灾害、突发疫情、伏秋连旱等困难一个接着一个,省农业农村厅领导挂点包片设区市,农业农村系统466名干部组成的93个工作组驻点服务指导,驻点到县、任务到村、作物到田。早稻喜获丰收,实现面积产量双增长。 

“高标准农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办公室工作负责人罗省根说。 

高标准农田究竟高在哪?“多的不说,至少农忙季节不再累得腰酸背痛。”永修县三角乡种粮大户李小根掰着指头细数:一是种田更轻松,水引到了田边上,机械化作业程度高;二是田更好种,经过改造的高标准农田不但节肥省药,而且一亩地至少可以多收100斤粮。 

小账连大账,李小根的感受正是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带给农民收益变化的一个缩影。 

江西在全国率先推出“三变、三创”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目前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622.7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4.3%,实现“藏粮于地”。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天上有北斗导航、遥感测绘,地上有农情监测站,形成了保障粮食生产的立体网络。科技赋农、生态兴农的“技能树”枝繁叶茂。 

放眼望去,农用无人植保机从农田上空飞过,智能农机在田野里奔走腾挪;指尖在屏上轻轻一点,人不到现场也可以给大棚里的蔬菜浇水施肥;没有土壤,隔着阳光,植物工厂里的蔬菜依然长势旺盛…… 

“万象优982”“泰优398”等国内知名优质水稻品种大面积种植,良种在农业中贡献率达96%;“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2015年启动运行,截至2021年底,在中心网站公示公告的交易成果225项,合同金额5.06亿元,一大批新技术、新模式落地转化……江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2021年已达到61.5%,科技为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507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