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粮食作物、水果等经济作物规模化生产田间管理作业装备,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智能农机如何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实施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此,记者采访了陕西省农业机械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陈军,他长期致力于这方面的技术理论基础研究和作业装备开发,建树颇丰。据他介绍:“智能农业装备是融合自主感知、智能决策、精准控制等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装备,也是提高农业生产率、解放农村劳动力的关键要素,对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农业劳动力短缺、支撑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在农情信息感知、智能分析与决策、精准识别与定位、路径规划与导航、协同作业及智能管控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并在大田、果园、温室等复杂环境中实现了精准化耕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调控、自动化收获等应用。”陈军说,“随着新一代智能感知、决策与控制技术的发展,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传感器、5G通信、机器人技术为核心构建智慧农业基本框架,实现对农业设施与装备的远程监测、调控与数据共享,让智能农业装备全面代替人工成为可能。”
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智能农业装备研究团队与企业,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力换挡拖拉机、无人驾驶拖拉机等一系列智能农业装备。智能农业装备通过路径规划技术与无人驾驶技术,可实现障碍物检测与避障、路径跟踪以及农具操作等功能,实现了中国在智能农业装备领域的巨大突破。
探索各种高新科技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我国已走在世界前列,现在基本实现了农业全程机械化产品中无人驾驶技术的全覆盖。无人驾驶农业装备的直线跟踪误差控制在2.5 cm以内,满足旱地耕整、种植、植保和收获等环节精准作业需要,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取得了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相继在山东、广东、北京、江苏、河南、黑龙江等地开展了对无人农场探索,现有的智能农业装备覆盖了农业生产中的“耕、种、管、收”各个环节,实行“天、空、地、人、农机”全方位数字化采集、分析、调控与共享一体的全流程农业生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