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发表了一项的研究,发现同样是贴上有机标识的农产品,环境影响却大相径庭。农场越大,农场主就越不可能采取有利于生态的措施。
来自康奈尔大学土壤与作物学系的Jeffrey Liebert等人调查了500余家美国的有机农场,发现无论是生产实践、生态影响、农场管理还是销售渠道,大农场和小农场之间有着天壤之别。
然而,市场仅仅笼统地将它们的产品都归为“有机”,不仅让消费者无法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也让更加环境友好的小农场感到不满——这些大农场不仅降低了有机农业的环境门槛,让有机农业越来越像常规农业,而且在市场和政策上进一步挤压小农场的生存空间,让小农场的生存愈加艰难。
●美国加州一家小型有机农场通过种植开花香菜,吸引害虫的天敌。图源:康奈尔大学
1
有机农业的常规化趋势
过去三十年里,美国有机农场的平均规模一直在变大。目前在有机农业占据的2200万公顷土地上,超过一半属于405公顷以上的大农场。
作者认为这一转变的重要原因是,过去几十年中,从事常规种植的大农场主看到有机农业的市场前景,转而将自己的部分土地投入有机生产。
在美国有机农田的所有者中,49%的农户以销售有机产品为主,而剩余51%却主要销售非有机产品。换句话说,常规种植的农户将农场的一部分土地用于有机种植,这种“平行生产”的情况已经占到全美有机农田的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