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电商助推宜城红薯产业走向数字化、现代化

   2022-09-27 澎湃新闻62250
导读

中国有超69万个行政村、超260万个自然村,如何让如此大规模的村庄实现共同富裕,要探索出一条条不同的路子出来。电商平台的蓬勃发展,正在改变中国农业发展方式,改变农民生活方式,改变农村社会图景。互联网与农业

 

中国有超69万个行政村、超260万个自然村,如何让如此大规模的村庄实现共同富裕,要探索出一条条不同的路子出来。

电商平台的蓬勃发展,正在改变中国农业发展方式,改变农民生活方式,改变农村社会图景。互联网与农业关系的处理,关乎三农的未来,关乎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值得深度研究和长期关注。

2022年,澎湃新闻启动“农业与互联网”调研计划2022,走进全国10个农产品原产地,撰写10份调研报告,10份政策参考,拍摄10部纪录短片,剖析互联网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议题。

傅小凡制图农业农村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一直是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大关键性问题,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短板。近些年,创新在中国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愈发凸显,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变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动力支撑。“十四五”时期,如何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关键在于推进以农业产业数字化为主体的体制机制创新。

2022年8月,澎湃新闻“农业与互联网”课题组走进湖北省宜城市调研,我们发现,当地在农业农村现代化数字化改革创新中探索出一条特色之路,红薯产业数字化推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宜城市不仅拥有电商产业园,还有网状布局的电商村,借助电子商务的普及,当地实现了特色农业的“换道超车”。

近年来,宜城市带动5000多户农民种植红薯,建设有2万亩红薯种植基地。一、探索红薯产业发展数字化,带动宜城农村人口增收致富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首次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要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技术、产品、应用和服务。要求以数字技术引领农业农村创新发展,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创新农村工作领导机制,创新数字经济、数字技术人才培育引进机制,创新新业态市场激励机制等等。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就深入推进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乡村产业数字化、乡村治理与服务数字化等工作提出了要求,要推动农村通信设施现代化、公共服务数字化、社会治理智能化。近年来,湖北省宜城市全面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数字化改革创新,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

据统计,全市共有电商企业65家,2021年,65家电商企业网络线上销售额约3.5亿元,同比增长30%。目前,全市电商企业主营业务为红薯系列农产品,主要销售平台包括拼多多、淘宝、抖音、京东等。近两年,社区团购呈现蓬勃发展趋势,已入驻平台有多多买菜、美团优选、兴盛优选等。各大电商平台配套物流平台逐步建构起点对点的上、下行物流配送网络。总体上看,电商平台入驻多、产品丰富,网络交易额呈现爆发式增长。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484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