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吉林,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落实省委“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长春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六城联动”,建设现代农业城,推进乡村振兴是重要一环,举足轻重,意义重大。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的重要节点,9月20日,2022长春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场推进会议召开。会议以“现场考察+集中开会”的形式开展,当天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榆树市、德惠市部分乡村振兴典型。
与会人员深深感受到,长春市上下正站在“两个大局”“国之大者”的高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场推进会部署,以建设现代农业城为抓手,统筹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力度大,办法新,举措实,效果好。
长春大地,气象万千。
双阳区国信现代农业项目积极探索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新技术新场景广泛应用
农业生产更加高质高效
“4号棚温度不够,开启草帘,多进些阳光!”9月14日中午,九台区卡伦镇乡情采摘园负责人周萍通过手机查看园区实时农情信息,及时做好调整,园区工作人员仅按了一个按钮,大棚上的草帘就齐刷刷地打开,灿烂的阳光顿时洒满整个大棚。“这个棚里种植的是油桃,对温度要求比较苛刻,多亏园区通了农业物联网专线,棚里的传感器、环控系统等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周萍说道。
就在几年前,园区里手机通话都没有信号,更别提农业物联网了。据了解,由于个别乡村位置较偏,光纤宽带建设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尤其是田间地头,温室大棚要实现专线入户阻力重重。2020年,长春市农业信息中心在九台区、双阳区规划建设了农业物联网应用平台,光纤宽带开始进入田间地头。如今,全市已设有43处农田四情监测站,其中,水稻20处、玉米23处。此外,还有5处农业园区100栋温室智能监测点,20处畜牧养殖场60栋棚舍监测点。网络铺就的“信息高速路”,给乡村带来了实惠。一方面,对农作物生长过程重要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监控,实现远程诊断、精准管理;另一方面,园区可以利用流畅的网络进行直播带货、产品追溯等。
无独有偶。新技术新场景广泛应用,农安生态无人农场探索打造高效能、低成本的智慧农业新模式;榆树农业科技示范园集中推广品种繁育、化肥减量、复合种植等新型技术,把园区做成了高新农业科研及科普示范中心、休闲农业观光基地,年接待参观农民5万人以上。各地通过发展数字化、绿色化、智慧化农业,加快农业代化步伐。
美丽乡村建设,持续享受着互联网释放的数字红利。将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延伸至县、乡、村,拓展系统在安防、社会治理、智慧交通、民生服务、生态建设等领域的应用,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正在建设中的“农安长安”工程计划投资1.69亿元,新建大数据中心和县、乡、村三级指挥中心,接入摄像头10000个以上,打造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智能的无人农场、数字的植物工厂……一项项智慧农业“黑科技”朝此云集,未来,长春将是高科技的农业现代化“梦幻城”,长春将昂首迈向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