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全州:“农业+”模式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2-08-24 金台资讯2340
导读

桂林市全州县充分发挥农业产业优势,将农业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创新“农业+”模式,推出“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农业+体验”等“农业+”系列,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农业+旅游”,乡村振

 

桂林市全州县充分发挥农业产业优势,将农业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创新“农业+”模式,推出“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农业+体验”等“农业+”系列,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农业+旅游”,乡村振兴“活力更足”。坚持“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原则,充分挖掘全县农业旅游资源,通过“党委领航、支部领建、党员领带”的模式,打造咸水镇蕉川2000亩精品红枫种植基地、庙头镇天诚佳藕“水生蔬菜一体化”种植基地、广西农垦国有桂北农场等农业旅游点67个,推出茶花观赏、果园游览、茶类品鉴等特色旅游项目23个,搭建才湾、绍水、东山等18条乡村旅游精品经典线路。持续加强农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旅游提档升级,完善道路交通、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等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旅游满意度与体验感。目前,全州县规模化农业产业参观点道路硬化率达100%,农业旅游路线覆盖全县18个乡镇243个村(社区),村(社区)覆盖率达84%以上。

“农业+文化”,乡村振兴“底蕴更厚”。以乡(镇)为单位组织辖区252名基层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的党员组成18个农业发展调研小组,深入全县各乡(镇)、村(社区)摸排地区农业产业情况,挖掘农业文化内涵,按照“一乡(镇)一品”的产业发展原则,指导各乡(镇)创建地区农业文化品牌。持续探索“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将农业文化与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地方品牌建设、发展规划进行有机结合,有效提升乡村振兴文化底蕴。截至目前,全州县共建设咸水“橙文化”、安和“香芋文化”、枧塘“香瓜文化”等特色农业文化品牌18个。其中咸水镇结合辖区柑橘种植面积广、历史久、技术强的实际,充分发挥“橙文化”作用,推出“大橙小镇”建设定位,集镇建筑均采用橙色系,景观树为橙类香橼树,并搭建柑橘供应、加工、销售全条产业链,示范引领全县农业产业文化高标准发展。

“农业+体验”,乡村振兴“特色更显”。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生态农业之路,依托农业产业资源,开展农事体验活动,带动群众致富增收,实现“家门口”就业。由各村党支部领办农事体验项目,将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农事体验中转站,负责为参与农事体验的消费者提供项目咨询、答疑解惑等服务,持续提升消费者农事体验满意度。创新推出“共享农业”“认养农业”,消费者通过提前预订、前期认购,采用实地参与、远程连线等方式,参与到农产品育苗选种、管护培育、收获销售全过程,体验农耕生活,感受乡村魅力。据统计,目前全州县共打造插秧收割、果蔬采摘、红枫嫁接、鱼苗养殖、木犁耕地等农事体验项目36个,带动全县5000余人实现就近就业,20余万人实现经济增收。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461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