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靖州建成高标准农田25万余亩,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4%

   2022-08-08 国家农业部网站​96600
导读

“不用搬机器、铺水带、堵口子,只需手机一扫码,就能让禾苗喝个饱。”8月2日上午,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渠阳镇林源村,种粮大户吴应全指着智能节水灌溉系统说,300亩稻田一天不到就轻松浇灌了一遍,花费还不到50元。

 

 


“不用搬机器、铺水带、堵口子,只需手机一扫码,就能让禾苗喝个饱。”8月2日上午,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渠阳镇林源村,种粮大户吴应全指着智能节水灌溉系统说,300亩稻田一天不到就轻松浇灌了一遍,花费还不到50元。

靖州聚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实施“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全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该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邹正连介绍,全县耕地34.1万余亩,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5万余亩;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4%,其中机耕达到94%、机插57.9%、机收63.7%。去年,靖州被评为湖南省粮食生产先进县。

“在靖州,通过5G、物联网等技术,可以实现远程管理农田、监测农田情况、线上咨询农业专家等。”靖州数字农业信息服务管理平台负责人杨荣介绍,从播种到收割、烘干,所有问题都可在平台“一站式”解决。

8月1日18时许,甘棠镇乐群村村民姚祖海打开手机,登录APP“靖农通”,发出打药请求。19时许,靖州喜农杂交水稻专业合作社专业飞防服务队赶过来,数架无人机一字排开对100亩制种示范田精准施药,1小时不到,施药完毕。姚祖海乐呵呵地说,“科技”种田,既轻松,效率又高。

靖州喜农杂交水稻专业合作社今年开展“智慧种田”,在县农业农村局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为农户提供机耕、机插、飞防、收割、烘干全程专业化服务,大大降低了农户生产管理难度,提高了抗风险能力。合作社还流转3700亩稻田,小丘改大丘,打造现代农业基地,实行全程机械化、精准精益化生产。

种田用上“高科技”,催生了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目前,靖州拥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386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流转、托管本地及周边地区农田44万余亩。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449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