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平台

扫一扫关注

河北省供销社农业全产业链托管服务模式探访

   2022-07-11 河北日报​2410
导读

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丘头镇徐村和丽阳村的“马兰1号”浅埋滴灌晚播双千亩托管田,平均亩产778.88公斤,创了我省实打实收千亩方平均亩产纪录,河北千亩以上规模小麦亩产实现大突破;元氏县南因镇牛房庄村的740亩“马兰

 

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丘头镇徐村和丽阳村的“马兰1号”浅埋滴灌晚播双千亩托管田,平均亩产778.88公斤,创了我省实打实收千亩方平均亩产纪录,河北千亩以上规模小麦亩产实现大突破;

元氏县南因镇牛房庄村的740亩“马兰1号”托管田,亩产普遍在700公斤以上,比同村村民自己种的麦田产量高200公斤左右;

大名县铺上镇申庄村全村1580亩土地实现整体托管,种植石新828等小麦良种,每亩产量比往年提高了130公斤;

……

今年夏收时节,河北省供销社的托管田捷报频传。

去年以来,河北省供销社在全省10个市发展节水农业全产业链托管服务,服务面积达30万亩,夏收实现亩均增产100公斤,亩均节水60立方米。

这些托管田原来分散在普通农户手中,进行大田种植,为何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普遍实现了节水高产?

在河北省供销社理事会主任丁荣进看来,“秘诀”就是在托管田里,引导农民充分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达到了省水、省肥、省电、省工、增地、增产的预期目标。

让燕赵沃野产出更多粮食,河北省供销社充分发挥为农服务“国家队”的作用,蹚出了一条保障粮食安全的新路子。

良种——把“芯片”攥在自己手中

今年夏天,河北小麦专家郭进考培育的节水小麦新品种“马兰1号”频频创下高产纪录。

在众多的麦田里,丘头镇是郭进考最“看重”的地方。自播种开始,每过一段时间他就要来这里查看小麦长势,帮助解决问题。

丘头镇是“马兰1号”最大的推广示范基地。去年,河北省供销社托管了丘头镇8000亩土地,在寻找小麦良种时选择了“马兰1号”。当时,郭进考也希望在更大面积的土地上验证“马兰1号”的推广价值,双方的合作可谓珠联璧合。

小麦收获之前,记者曾到徐村和丽阳村的麦田采访。当时,这里的小麦茎秆低矮粗壮,旗叶直立、宽大厚实。举目望去,“马兰1号”明显比相邻的普通小麦整齐匀称,亩成穗多。与普通小麦麦穗相比,“马兰1号”籽粒更加饱满,而且要多出2层,预示着高产。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小小一粒种子,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一头连着国家战略。近50年来,郭进考带领团队先后培育出33个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小麦品种,推动了河北小麦持续增产和农民增收。

作为育种专家,搞科研攻关,郭进考是行家里手,但在良种推广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一些农户不能正确应用配套种植技术,却让他有些力不从心。

去年以来,河北省供销社大力延伸服务链条,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深度延伸,为农产品的品种升级、产业升级、市场升级提供全新载体。

在种植小麦良种“马兰1号”的过程中,河北省供销社与郭进考深度合作,完全按照“马兰1号”配套种植技术进行科学管理,同时在育种、繁种、推广等方面给予全面支持,有效促进了良种迅速推广。

种业大发展,离不开“育繁推”三个环节。

资料显示,河北种业企业“散、弱、小”问题较突出,品种培育低水平重复,整体竞争能力不强。作为育种大省、用种大省的河北,要进一步打好种业翻身仗,牢牢把“芯片”攥在自己手中,迫切需要大型种业集团、龙头企业,在种业繁育、推广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从发达国家、发达省份经验看,通过整合、兼并小而散的种业企业组建种业集团,壮大规模,提升整体实力是最有效的途径。

在省委、省政府支持下,河北省供销社已正式成立河北种业集团。丁荣进说,河北种业集团将突出供销社服务优势,把“生产种植”和“管护服务”与“育繁推”链接起来,形成循环的整体全程服务。作为良种的第一用户,种业专家培育出的良种将在供销社托管的土地上示范推广,“用户”直接参与产学研合作,不仅能够减少技术创新的盲目性,缩短新产品从研究开发到进入市场的周期,还能够有效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和成本。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lsnypt.cn/news/show-432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福泉市天然龙脑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160101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