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绿色发展国际科技创新大会“绿色农业——优质地理产品与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专题论坛于7月6日在线上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云端”共议绿色农业发展。
此论坛由宁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吴忠市人民政府、宁夏大学共同主办,重点聚焦“三地产品”,即地理标志产品、地理特色产品、地理传统产品的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讨论,以此推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科学融合,促进自治区农业绿色发展与科技创新成果深度融合。
会上,国内外的行业“大咖”各抒己见。
吴忠市副市长马同松在致辞中说,近年来,吴忠市坚持绿色农业发展方向不变,在持续擦亮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中国滩羊之乡、甘草之乡等传统招牌的同时,不断打响新的优质地理产品品牌。获批筹建“盐池滩羊”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累计认证“两品一标”农产品155个,培育各类产品品牌33个,“盐池黄花菜”“青铜峡连湖西红柿”等13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绿色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发展。”马同松说,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指出,要“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希望借以此次会议契机,不断借鉴先进经验,促进交流与合作,创新科技与产业融合的组织业态,以科技创新引领绿色高质量发展。
中国地理学会监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说,“绿水青山”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然而许多地方还没有将绿水青山变成治穷致富的“金山银山”。如何用好自然的馈赠,发挥地理基因的作用,真正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急需解决的问题。宁夏吴忠市的盐池滩羊,经过研究人员对其生长的生态环境和管理经营措施进行科学监测,把传统的经验转化为科学的认知,使珍贵的资源禀赋更加厚重,便是个可借鉴的案例。